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謎底揭曉:海馬的頭型為什麼那麼奇特?
Nov. 27 2013

謎底揭曉:海馬的頭型為什麼那麼奇特?

撰文:Liz Langley   要怎麼樣才能達到90%的獵捕成功率?   一項新研究指出,就海馬而言,牠的頭型和牠祕密的接近方式與閃電般的速度,能為牠獵捕到一頓大餐,內容是一些海洋中最令人覬覦的獵物:橈腳類動物。   這隻長吻海馬在2006年於西班牙馬略卡島被人發現。圖片提供:Visuals Unlimited/Corbis 「海洋中每種動物基本上都想要獵食橈腳類,」研究論文作者、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海洋生物學家布萊德・蓋莫爾說(Brad Gemmell)。「牠們已經演化出一些令人讚嘆的方法來避免遭到捕食者捕捉。」   這些法寶包括敏感度與...

魅影大貓
Nov. 27 2013

魅影大貓

撰文:道格拉斯.查德威克 Douglas Chadwick 攝影:史帝夫.溫特 Steve Winter 這是美國南加州暖洋洋的冬日,一車車觀光客陸續抵達可俯瞰比佛利山和西好萊塢的觀景台。在導遊指出電影片廠和明星豪宅之際,聖摩尼加山脈國家休憩區的野生生物學家傑夫.希克契將我的目光導向遠處一條狹長的樹林裡。十個多月前,一隻年輕的公美洲獅從聖摩尼加山脈出發,沿著那條狹長的林區,通過了一大片人口稠密的區域。在牠神通廣大地穿越全世界最繁忙的兩條道路,包括十線道的好萊塢高速公路之後,這隻美洲獅在格利菲公園安頓下來,也就是位於我們身後那片因為半山腰上巨大的「好萊塢」標誌而聞名全球的山...

新島嶼誕生  ( 影片 )
Nov. 26 2013

新島嶼誕生 ( 影片 )

火山在日本外海造就了一座新的島嶼。 「火環帶」的板塊運動促成了這次火山噴發。 撰文:Brian Clark Howard, National Geographic 日本的國土剛剛變大了一點點,因為有一座火山在東京南方大約970公里處創造了一座全新的島嶼。 根據日本海巡署的說法,這座島嶼直徑大約200公里,坐落在西之島外海。西之島本身也是一座無人小島,是大約由30座島嶼構成的小笠原群島的一部分。 被媒體問到是否會迅速為這座新島嶼取名字時,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官員會先觀察看它能撐多久,因為新生島嶼通常很快就會再次被海水淹沒。 「如果它成為一座成熟的島嶼,我們會很高興...

手機簡訊拯救了遭困的鯨鯊
Nov. 20 2013

手機簡訊拯救了遭困的鯨鯊

撰文:Mary Bates   上個月,一些印尼漁民意外捕獲了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   世界保育學會(World Conservation Society, WCS)在上週公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10月8日有一些男子在印尼卡里汶爪哇國家公園中捕撈鯷魚和用來當魚餌的小魚,可是漁獲遠超過預期,他們發現有一隻幼小的鯨鯊纏在漁網中。(欣賞鯨鯊群的照片。)   這隻身長超過4公尺的小鯨鯊很幸運,因為有一套系統能讓漁民通知主管機關。由WCS和國家公園所設置的簡訊服務讓民眾能即時向園方主管單位通報違法捕魚及海洋動物擱淺的情形。   那些漁民不想因...

NASA發表從土星看到的地球影像
Nov. 14 2013

NASA發表從土星看到的地球影像

這是2013年7月19日的土星影像,其中也顯示了土星環及它的衛星,還有地球、金星和火星。NASA/JPL-Caltech/SSI.   撰文:Dan Vergano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公布了卡西尼號太空船(Cassini spacecraft )從土星背後朝向地球、火星和金星所攝的美麗影像。 卡西尼號從2004年進入繞行這顆帶環行星的軌道,當它在2013年7月19日行經土星的陰影時進行了影像拍攝,因此能夠將土星環、衛星與行星之間的排列清楚地呈現在這張照片裡。 而這張影像是由141張自然色照片拼合而成,橫跨了土星與外環其中的65萬1591公里。 根據...

古代的氣候變遷,是否刺激了企鵝的演化?
Nov. 13 2013

古代的氣候變遷,是否刺激了企鵝的演化?

一項新研究探討了現今企鵝最後的共同祖先。 南極洲經歷過的一段降溫時期,可能有助企鵝分化成現今存在的眾多種類,例如圖中的巴布亞企鵝。攝影:Paul Souders, Corbis   撰文:Ker Than, National Geographic   我們現在所認識的企鵝,牠們最早的共同祖先是何時開始搖搖擺擺地走在地球上的?為什麼?   這個問題出乎意料地備受爭議,而且一項新研究可能會讓爭議更激烈。這項研究指出答案可能與氣候變遷有關。   關於現存企鵝最後的共同祖先可能的生存年代,有的推測相差多達數千萬年。根據DNA證據,企鵝早期的祖先存在於大約4000萬年前,化石證據指...

細菌有助鬣狗建立社交生活
Nov. 12 2013

細菌有助鬣狗建立社交生活

肯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內的斑點鬣狗。攝影:法蘭斯・藍汀(Frans Lanting), Corbis. 撰文: Weird & Wild 部落格訪客 原來鬣狗的社交生活是由一種發酵細菌協助推動。也可以說,就像是以氣味為本的臉書。 根據一份新研究,斑點鬣狗和條紋鬣狗身上的臭腺(scent gland)裡面的細菌,似乎扮演著關鍵角色,協助產生牠們用來溝通、有臭味的化學物質。 科學家說,這項發現是所謂的發酵假說(fermentation hypothesis)至今最有力的證據。這項假說認為,哺乳動物用來表明性別、年齡、生育力和其他重要特點的某些化學成分,其實是生活在牠們臭...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