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吸血鬼背後的要命真相
Oct. 30 2016

吸血鬼背後的要命真相

吸血鬼一向是小說、電影以及萬聖節打扮的重要元素;但在歷史上,卻成了「疾病」的代罪羔羊。 這具七百年前的骷髏於保加利亞的Sozopol出土。被發現時已經失去了牙齒,並且胸前被一隻鐵棍刺入。學者們懷疑村民們用這種方法來逃避吸血鬼──一種讓歐洲人恐懼了數百年的生物。PHOTOGRAPH BY NIKOLAY DOYCHINOV, AFP/GETTY IMAGES 現代人對吸血鬼的既定印象包括:獠牙、飲人血、瘦削、蒼白,且無法在鏡中看到自己的身影。他們最怕大蒜,而被尖銳的鍥子貫穿心臟則會讓他們致命。有些吸血鬼,例如德古拉,則是住在城堡中的貴族。 但吸血鬼一開始並沒有明確的形象。學者...

怪異動物問答集:喵星人為什麼愛舔塑膠?
Oct. 27 2016

怪異動物問答集:喵星人為什麼愛舔塑膠?

動物專家為您解惑:貓科動物為什麼會有理毛理到禿斑、隨機暴衝與愛舔塑膠的怪癖? 家貓之所以被稱喵星人,與牠們的古怪行為有關。 / PHOTOGRAPH BY MARC MORITSCH 這世界已經正式被喵星人佔領了:就連總統府第一寵物都是貓咪了,這還用懷疑嗎? 大家根本就超哈貓咪的,所以本次【怪異動物問答集】就來幫各位貓奴解決關於貓喵的各種疑難雜症。 同場加映>>喵星人語言,有聽沒有懂?/ 寵物搭飛機 就愛塑膠 本次提問的網友迪亞茲(Catarina Dias)根本不需問她的家貓:紙跟塑膠,要選哪一個? 因為她的貓平時就愛舔套在垃圾桶的塑膠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李奧納多拍紀錄片《洪水來臨前》,籲抗氣候變遷
Oct. 25 2016

李奧納多拍紀錄片《洪水來臨前》,籲抗氣候變遷

台灣時間10月30日週日晚上7點,國家地理頻道將首播李奧納多關注氣候變遷的紀錄片《洪水來臨前》。預告片搶先觀賞! 李奧納多拍紀錄片《洪水來臨前》,籲抗氣候變遷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 // // -1 ) { htmlTag.className += '' ie10''; } if ( !!navigator.userAgent.match(/Trident.*rv\:11\./) ) { htmlTag.clas...

冰河時期,安地斯山區已現人蹤
Oct. 24 2016

冰河時期,安地斯山區已現人蹤

人類在非洲的熱帶草原演化而生,然而近幾萬年內,人類各族群突破許多天然限制,散佈到世界各地。有人克服海洋,成功渡過大海;有人學會與寒冷共存,順利深入極區;水平移動以外,還有人往垂直方向發展,高海拔寒冷的缺氧環境,也難不倒人類卓越的適應能力。 位於安地斯山脈的阿提普拉諾高原一景。此處附近住了不少適應高海拔環境的居民。(圖片來源) 住在高海拔的人 在世界各地有好幾個地方的人群,獨立適應了高海拔的生存環境。人類的家鄉非洲東部,有以出產馬拉松選手聞名的衣索比亞高地(Ethiopian Highlands);在歐亞大陸,有夾在中國與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附近的青藏高原(Tibetan P...

足以熔化鉛塊的海底熱泉
Oct. 23 2016

足以熔化鉛塊的海底熱泉

海底冷泉和熱泉是過去35年最令人訝異的發現之一。它們不只是海底讓人訝異的特殊地景,而且也為許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棲所。利用這裡生存的生物種類至今仍不清楚,其中還包含許多新物種。人類探索過的海床微不足道,因此可能還有許多海底熱泉、冷泉,乃至新的海床地景,等待被發掘。 在攝氏407度的熱泉處拍下的深海照片(Andrea Koschinsky / MARUM / University of Bremen) 與此同時,搭乘深海潛艇或以遙控潛艇下去觀察冷泉、熱泉的科學家,也有了一連串的新發現。其中較奇特的發現之一,乃是某種分類地位不明的小蝦。這種小蝦和在攝氏80度熱水中仍可存活的大西洋噴...

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個星系?
Oct. 22 2016

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個星系?

宇宙比你原本想像的還要擁擠!天文學家根據利用哈伯太空望遠鏡和其他設備所進行的深空星系普查觀測,發現可觀測宇宙(observable universe)的星系數量是先前認為的至少10倍以上。這個結果明顯與星系演化有關,而且還可以幫助天文學家闡明一個舊有的天文爭議——奧伯斯佯謬(Olbers paradox):為什麼夜空會這麼暗? 天文中最基礎的問題之一就是:宇宙中到底含有多少個星系?1990年代中期拍攝的哈伯深空區(Hubble Deep Field,HDF),讓天文學家得以首度窺視宇宙的星系族群。隨後進行的哈伯極深空區(Hubble’s Ultra Deep Field,H...

限制昆蟲體形大小的秘密:氧氣
Oct. 21 2016

限制昆蟲體形大小的秘密:氧氣

3億年前氧氣充足的地球大氣層,讓巨型昆蟲得以在遠古大地飛奔、疾走、爬行。針對現代甲蟲研究發現,有些遠古動物因為氧氣濃度變低而無法生存於現在,翼寬達76公分的絕種蜻蜓就是其一。 當今的大氣成分,氧氣占了21%,3億年前則占了35%。研究人員調查不同種甲蟲,發現空氣中氧的比例限制了昆蟲體型的大小。他們斷定,昆蟲體型愈大,就得運用體內超乎尋常比例的部分幫助呼吸。昆蟲不像哺乳動物,可以將空氣經由氣管吸進肺裡,以便將氧氣輸送到全身各處。牠們擁有一套氣管系統,透過體內的氣孔吸進空氣,送到相互連接的網狀管道,將氧氣直接送到身體各部。 擬步甲科麵包蟲(Tenebrio molitor)的 ...

NOV. 2025

核融合

追求無限能源的偉大夢想

核融合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