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甲蟲、螞蟻或者其他昆蟲的確有些本事,能讓牠們在世界各地生生不息,即使是南極洲也不例外。 馬來西亞婆羅洲,一隻竹節蟲偽裝成樹枝的模樣。PHOTOGRAPH BY CH’IEN LEE, NATIONAL GEOGRAPHIC 雖然當牠們停在鼻子上,或者當你發現食物堆中爬出一隻接著一隻的小傢伙時可能不太討喜;不過不管你喜不喜歡,地球上大概有100京(1018)隻昆蟲,包含了大概1000兆隻的螞蟻。 亞力桑納大學的昆蟲學家凱蒂·普魯迪(Katy Prudic)說道:「四億年前最早一批從海中上岸的動物中,有一部分甩去了泥巴還長出了翅膀,我們現在看到的昆蟲就...
恆星看似成圓球狀,其實並不是正圓。來自德國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ar System Research)和哥廷根大學(University of Göttingen)的天文學家Laurent Gizon等人,利用星震法(asteroseismology)成功地精確測量出一顆自轉速度非常慢的恆星的扁率(oblateness),結果發現它是宇宙中迄今已知扁率最小的天體,它的赤道半徑與極半徑相差只有3公里,與一般恆星平均半徑約150萬公里來比較,真是小得可以忽略;因此換言之,它是迄今已知最接近完美圓球狀的天體。 天體會因自轉的離...
演化適應的方式可以預測嗎? 生物處於不利的環境下,如何演化而適應逆境,是有趣的演化學問題。當不同的生物面臨類似的狀況時,將會演化出類似的適應方式嗎?若是如此,適應(adaptation)似乎是可以預期的。相對的,假如面臨同一類困境時,不同的生物演化出不一樣的應變方式,如此代表同一道難題,其實不只有單一的解決方案,那麼生物會採取哪一種就難以預料了。 適應在遺傳方面能不能被預測,還要考慮到層次的問題。動物的遺傳訊息以DNA的形式存在,多數狀況下,DNA要先轉錄為mRNA,再轉譯為氨基酸形成蛋白質,才有實際上的生理作用。生物個體的外在表現叫作「表現型(phenotype)」,由內...
因為這些鳥兒具備某種聰明機制來保護牠們的頭部。 內布拉斯加州的一隻紅頭啄木鳥正在樹上幹活。PHOTOGRAPH BY JOEL SARTORE 鳥界鼓手 「這問題很難回答,」康乃爾大學鳥類學家華特.柯尼格(Walter Koenig)在電郵中答道。但他表示,假使啄木會帶來疼痛和傷害,「牠們大概也不會存在這麼久了」,因為受傷的鳥會很容易就會命喪天敵之手。 全世界共有超過三百種啄木鳥,牠們為了許多不同的原因而啄木:搭巢、挖出昆蟲和樹汁,或鑿出存放食物的空間。 佛羅里達海灣海岸大學(Florida Gulf Coast University)的生態行為學家傑若.傑克...
科學家們發現愈來愈多變種魚,背後原因可能是由於濫捕所造成的基因突變。 2008年,在澳洲一頭母鯊魚內發現了這隻雙頭青鯊胚胎。PHOTOGRAPH COURTESY CHRISTOPHER JOHNSTON 雙頭鯊魚聽起來像電影中才會出現的生物,但牠們卻真實存在,而且世界各地開始可見其蹤跡。 幾年前,有漁夫在佛州外海捕獲了一頭牛鯊,牠子宮內懷著雙頭胚胎;2008年,另一名漁夫也在印度洋發現了一隻雙頭青鯊胚胎。 2011年一份報告針對加州灣和墨西哥西北抓到的連體青鯊進行了研究。研究小組的組長、墨西哥國家理工學院(National Polytechnic Insti...
海洋的劇變已經開始影響人類。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最新發表的分析報告指出,隨著溫室氣體排放增加,人類活動產生的熱能有90%以上都讓海洋吸收了,如果過去一世紀,表面2公里的海水所吸收的熱能全部釋放到大氣中,地球表面將升溫36°C。 海洋吸收了大量的熱,將使海洋物種組成改變、漁業區域縮水,甚至散佈疾病,可謂是「這個世代最大的隱憂」。 海溫上升將引發骨牌效應,威脅人們生活。圖為日益消融的南極冰山。圖片來源:陳維滄提供。 海洋吸熱釋放甲烷冰 恐把地表「烤熟」 「在骨牌效應之下,許多人類的重要產業受到威脅,尤其是漁業、養殖業、海岸風險管理、健康和海岸觀光。」 報告警告,海洋暖化...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