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總愛說自己這輩子從未失敗過。他偶爾會創造出一些改變世界的新發明,除此之外,他進行過其他數千個嘗試,都有一個缺點──無法運作。 不過,就是這種精神和堅持促使人類不斷進步,美國國會圖書館館員卡拉.海頓說。這座圖書館內收藏了許多美國著作權和設計藍圖的檔案,因此《國家地理》雜誌請海頓列出她認為歷史上最有意義的十項進展──帶來現代生活種種事物的發明和創新。 為創新發明排名,比較像一門藝術而非科學。你真的能把相機和飛機拿來做比較嗎?雖然進步是漸進的,但速度會愈來愈快,因為更多進步會建立在先前的發展之上:有了印刷機,識字率才能普及、思想家才能分享想法,進而發明出更多東西。 10大創新...
誰是天才?這個問題數世紀以來一直讓人為之著迷――也讓我們在製作本期的封面故事時感到困惑。 我們先這麼說:愛因斯坦是個天才,他的面孔(還有髮型!)在國際間其實就是天才的象徵,而他也是個備受尊崇的知識泰斗。但我們在撰寫本文時打算超越個別天才的格局,進而探索天才的本質。為何有些人就是比我們其他人聰明許多,或更有創造力?那些人是誰? 那才是麻煩的開始。我們的編輯首先收集一些肖像,並為過往的天才(因為很難認定當今世人誰真正是天才)建立一個肖像庫,結果發現一個明顯且令人不安的一致性。在科學和藝術領域、政治和文學領域,以及哲學和工業領域,那些被稱為天才的人通常都是白人男性,且清一色出身自歐洲。 ...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