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標籤

#火星

共 51 筆相關資料

科學家確認火星發生極光的成因
環境與保育|
May. 26 2022

科學家確認火星發生極光的成因

人們在地球的南北極能看到燦爛的極光,但是不僅地球擁有極光,太陽系其他行星(除了水星之外)也有,甚至有些衛星或彗星,也看到大氣輝光現象。它們通常與地球極光不一樣,有些發生在如紫外線等人眼看不見的波段。 科學家也在火星南半球的夜間發現極光,卻難以解釋其原因,因為火星以沒有全球磁場而聞名!最近,愛荷華大學物理學家領導的團隊發表論文,確認火星離散極光的成因。   其實,火星並非完全沒有磁場,特別是南半球地殼。科學家認為,火星形成後5至10億年其內核會產生強磁場,之後火星內核逐漸冷卻下來,其「磁發電機作用」停止運作,但是部分磁場保留在岩石中。這些局部磁場與太陽風相互作用,從而產生火星紫...

火星上神祕的岩石可能來自於劇烈的火山過程
科學與新知|
Apr. 28 2022

火星上神祕的岩石可能來自於劇烈的火山過程

近幾十年來,確認火星的形成和演化歷史,一直是火星軌道探測器和漫遊車的任務目標。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史帝夫.羅夫(Steve Ruff)的研究團隊,分析了幾個火星任務的數據,確認古瑟夫隕石坑和耶澤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中,富含橄欖石的岩層,可能是熔接凝灰岩(ignimbrite),熔接凝灰岩一般來自於巨大的火山爆炸式噴發所形成。 此推論如果正確的,將有利於了解火星其他富含橄欖石岩層的區域,這表示火星早期,可能常有火山活動,此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伊卡洛斯》(Icarus)期刊。 羅夫說:「有很多關於尼利槽溝(Nili Fossae)地區(包含耶澤羅隕石坑),大部分區...

好奇號在火星上看到奇異小花?
科學與新知|
Mar. 01 2022

好奇號在火星上看到奇異小花?

好奇號探測車最近在火星表面拍攝看到似小花,大小約為1公分的奇特構造。但其實它是一種礦物結構,是由水中沉澱的礦物質所形成,它們被稱為成岩晶簇(diagenetic crystal clusters)。成岩指沉積物發生物理或化學變化,使礦物的重組排列,而形成立體的晶體結構的過程。好奇號任務的科學家認為,這構造是硫酸鹽形成的。根據先前對火星的研究,最初該結構嵌入在岩石中,周圍岩石隨著時間逐漸消失,而這些礦物簇似乎可以抵抗侵蝕,所以留下來了。在2013年好奇號也看到「花」特徵的礦物。以前機會號探測車也看到又小又圓被稱為「藍莓」的特徵,因此在火星上看到貌似生物或化石的構造並不一定是生物造成的。

NASA毅力號在火星岩石發現神祕紫色薄層
科學與新知|
Jan. 24 2022

NASA毅力號在火星岩石發現神祕紫色薄層

在毅力號探測車所到之處,幾乎都能在岩石上發現神祕的紫色薄層──這也許能為火星可能存在的遠古生命提供線索。

奇特的火星隕石可追溯至太陽系中最大的火山結構
科學與新知|
Nov. 30 2021

奇特的火星隕石可追溯至太陽系中最大的火山結構

這些岩石很可能是在一百多萬年前從圖廷隕石坑(Tooting Crater)中噴發出來的,科學家正藉此拼湊出紅色星球的動蕩歷史。

火星探測車毅力號首度採樣,樣本卻化為粉末與碎塊
科學與新知|
Aug. 16 2021

火星探測車毅力號首度採樣,樣本卻化為粉末與碎塊

毅力號首度採樣任務空手而歸──但它目前正在前往下一個採樣地點,準備再接再厲! 雖然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探索火星上屢次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功,但有時候火星也會給科學家出難題。毅力號(Perseverance)探測車日前首度嘗試對火星岩石進行採樣,沒想到最後採樣管中卻空空如也。一開始NASA的專家還摸不著頭緒,但事後發現,岩石樣本可能在採樣過程中遭到粉碎。 毅力號目前正駛往更南方的採樣目標,準備於9月底再度嘗試。

火星上的液態水去哪了?新理論提供最新線索
科學與新知|
Mar. 22 2021

火星上的液態水去哪了?新理論提供最新線索

火星古代海洋的水分可能被困在地殼的礦物中,這讓科學家上修對火星曾擁有的水量估計。 現在的火星是一片酷寒的荒漠,但乾涸的三角洲和河岸卻提醒著我們,過去曾有液態水在這顆行星的地表流動。那麼這些水去哪了呢?數十年來,科學家一直試圖解答這個問題,希望弄清楚火星是如何成為了無生機的荒原,而鄰近的地球卻能留下水分,成為生物的天堂樂園。 現在,有個由地質學家和大氣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將來自火星的觀測結果與新模型結合,拼湊出火星歷史的新面貌:這顆行星上的古老水分,可能多被困在地殼礦物之中,且存留至今。 先前的研究顯示,由於太陽輻射使火星的大氣層剝離,導致大部分的水分都散逸到太空之中。但在3月...

國家地理探索系列:地圖如何徹底改變我們的「火星觀」?
科學與新知|
Mar. 10 2021

國家地理探索系列:地圖如何徹底改變我們的「火星觀」?

千百年來,火星一直令我們深深著迷,但一直要到我們開始用望遠鏡觀察火星並繪製地圖,它才從一顆遙遠的星芒慢慢變成一個真實的「地方」甚至「目標」。雖然早期火星地圖曾衍生出一些「天馬行空」的理論,卻也為當今的火星研究與探勘任務奠下了基礎。

火星能成為「地球2.0」嗎?
科學與新知|
Mar. 02 2021

火星能成為「地球2.0」嗎?

目前的火星太過乾冷,大氣層也非常稀薄,因此無法在地表上支持任何生命。但有專家認為,我們能把火星變得更像地球一點。

首部太空船登陸火星影片發布,快來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科學與新知|
Feb. 24 2021

首部太空船登陸火星影片發布,快來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美國航太總署拍攝了毅力號探測車登陸火星的歷史鏡頭,也記錄下第一段來自火星的聲音。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