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標籤
共 51 筆相關資料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地震波穿過火星的地核,並證實了對火星地核組成模型的預測。 包括馬里蘭大學地震學家在內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美國航太總署(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InSight Mars Lander)獲得的地震數據,得出火星地核的性質,發現了一個完全液態的鐵合金核心,其中含有大量的硫和氧。這些發現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上,揭示了火星如何形成以及地球和火星之間地質差異的新見解,這些差異也可提供維持行星可居住性的線索。 該論文的第二作者、馬里蘭大學地質學副教授瓦登.莱基奇(Vedran Lekic)提到,有了洞察號,我們終於發現火星的中心是什麼,是什麼讓火星與...
起風的瞬間,吹起一股旋轉柱狀的塵埃穿越貧瘠的土地。這在沙漠中會有景色,不只發生在地球上,亦可見在嚴峻環境的火星。雖然塵捲風對地球而言並無壞處,但巨型的塵捲風對火星上的機器人和載人任務卻是嚴重的威脅,尤其是大部分的任務需要有保持潔淨的太陽能板來供電。 這就是為何在噴射推進實驗室(JPL)進行研究的學生路易斯.烏特丘(Louis Urtecho)和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正著手開發塵捲風偵測器和所需軟體,可自動偵測來自塵捲風所觸發的氣壓信號。 火星上的塵捲風對火星氣候的影響不小,它的直徑可大到1600公尺,對於在火星表面的活動實有堪慮。去年7月,NASA毅力號在火星的登陸點,一個古老乾涸的...
來自哥本哈根大學恆星與行星形成研究中心的成果,研究人員發現了說明火星上遠古海洋來源的證據,大部分的水大多來自外太陽系富含碳之球粒隕石。本研究論文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 先前的研究認為火星有段時間,大部分或全部的表面曾有汪洋一片的海洋,水氣從地表下滲出後,經冷卻液化成液態水。這回的新發現,研究人員認為水的來源更有可能是──從外太陽系飛來的隕石。 這次的發表基於研究人員調查的火星隕石。小行星撞擊火星後,從火星表面噴出的碎片,以隕石的形式墜落地球。研究團隊分析了其中的31顆隕石,利用鉻的同位素做判別。由於鉻-54(Chromium-54)無法在火星自...
探測到火星深處的隆隆聲使得人們對這顆紅色星球上火山活動的猜測可能為真。在研究了美國航太總署(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InSight Mars Lander)探測到的一系列地震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熔融岩漿可能仍然存在於火星地殼下,意味著火星表面至今仍持續受到火山活動的影響。 迄今為止,洞察號已探測到1300多次地震,這些地震可以揭示火星內部結構和活動的相關訊息,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西蒙.史塔勒(Simon Stähler)領導的地球物理團隊對最近的20次地震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分布在整個火星表面的大部分斷層並不活躍。有趣的是,這個斷層群似乎來自一個叫做科柏洛斯槽溝(Ce...
儘管洞察號(InSight)登陸器的任務已近尾聲,但英勇的它仍持續有頂尖科學發現──首度在紅色火星觀測到隕石所產生的震波。 在我們鄰近的紅色星球上,有艘英勇的太空船即便生命已近尾聲,仍忙不迭地記錄腳下世界的顫動。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洞察號登陸器於2018年抵達火星,它的目標不在頭頂上的天空,而是要感受這顆星球的顫動,測量它的地震和低吼,幫助科學家測繪火星內部。但洞察號也捕捉到火星受太空岩石撞擊所產生的顫動:洞察號已經偵測到至少四顆隕石撞擊火星的訊號,而科學家也在軌道拍攝的影像中發現因此而產生的隕石坑。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伊莉莎白.希爾博(Elizabeth Silb...
一般而言冰川的重量和運動會在地表雕刻出獨特的山谷和峽灣,但由於火星缺乏類似的地貌,因此過去研究人員認為火星上的古冰川一定是牢牢地凍結在地面上,但新的研究資料顯示,它們並非固定在原地,只是移動的非常緩慢。 在地球上,冰川和冰原下的融水聚集在一起,潤滑著這些冰川的下緣,影響地球上冰川的移動速度,新的研究模擬了火星的低重力環境如何影響冰蓋的滑動速度,以及冰下水如何流失之間的關係,藉此推敲出冰下通道存在的可能性。 儘管火星上沒有明顯的U形谷,但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其它火星過去存在過類似冰川的冰塊,包含被稱為蛇形丘(esker)的礫石山脊和潛在的冰下通道,在地球上,你會看到鼓丘(Drumlin...
這個微小垃圾很可能是毅力號探測車(Perseverance)降落傘上的繩段或是下降時使用的纏繞線,從另一張照片的視角來看,你可以試著將毅力號的車輪和機械手臂末端與它比較,以瞭解到纏繞繩並不大。 探測器的鑽頭剛從這一塊岩石上採集樣本,名為「Turret」的機械臂此時正準備要將樣本放進毅力號一臺名為「SAM」的分析儀,藉此分析化學、礦物成份,研究火星過去的適居性,並為未來可能帶回地球的樣本選擇最具科學價值的部分。 就像翻滾的雜草一樣,很可能就是火星上的風把繩堆吹到了火星車附近,而僅僅幾天後,繩子就從同一場景中消失了,如果你擔心漫遊車所留下的垃圾,科學家表示,再過幾年,火星上的人們將會熱...
對火星偵察軌道衛星(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拍攝到的資料進行深入研究,行星科學家已經確定了位於珍珠高地(Margaritifer Terra)內橫跨拉冬山谷(Ladon Valles)北部、拉冬盆地南部和盆地周圍的西南方高地的黏土沉積物分布。 黏土意味著水的長期存在,因為它是在中性pH值條件下形成,水分蒸發極小。研究小組認為,水從大約38億年前到25億年前流動到這裡。雖然這並不是生命存在的確切證據,可能需要在火星上挖掘化石才能加以證實。然而根據這項最新的研究,可藉由對火星表面和沈積物的觀察來解釋火星生命生存的條件。 研究人員認為,黏土...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