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標籤
共 51 筆相關資料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好奇號正在探索直徑154公里的巨大蓋爾隕石坑,最新的發現不僅強化了火星曾擁有湖泊的論點,而且顯示湖內的條件有利於生命存在。早在2016年,好奇號就首次在蓋爾隕石坑發現了少量氧化錳。但近期在夏普山火山口中央附近旁側,被命名為墨累地層(Murray Formation)的泥岩質沉積基岩中,發現了含量豐富的氧化錳。經儀器辨認後,天文學家發現泥岩層中氧化錳含量竟高達約45%。 地球上的氧化錳通常存在於湖泊或三角洲地形,因為這些環境中豐富的微生物,能夠催化並加速氧化反應的過程。通常,這類化學作用過程需要穩定的氧氣來源,但是火星上的氧氣十分稀少。若要形成類似在火星墨累地層中...
人類離開地球後,最可能長駐的行星是火星。火星距離地球相當遙遠,從火星發訊號到地球,需要3至21分鐘,地球回覆也需要同樣時間,地球人到火星後,大多只能依靠自己。 地球上的北半球有一顆北極星,星星都繞著它轉,北極星本身幾乎不動,這是因為地球自轉軸指向北極星的關係。你有沒有想過,火星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北極星或南極星呢? 火星的自轉軸北方(緯度90度)大約指向天鵝座的亮星天津四,天津四(緯度81度)是夏季大三角中的一顆,它非常亮,星等是1.3等。火星自轉軸南方(緯度-90度)大約指向船帆座的天社五(緯度-87.3度),亮度是2.5等,比地球上的北極星(2等)稍暗。 火星上沒有整個行星的...
最新的火星內部探勘數據提供了迄今對其自轉速度的最精確測量,但結果卻令人困惑。火星日比地球日稍長,火星完成一次自轉約需24小時39分35秒。根據洞察號(InSight)登陸器的資料,火星的自轉速度每年加快約4奈秒(4*10-9秒)。這是一個非常小的量,只造成火星日的長度每一年只縮短了零點幾毫秒。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這種變化的原因。 美國航太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的行星地球物理學家布魯斯.班納特(Bruce Banerdt)表示,這一最新測量結果非常準確,而他多年來參與將洞察號送上火星的努力都因此而變得更有價值。雖然洞察號在202...
這塊特殊的岩石是由美國航太總署(NASA)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車發現的,毅力號目前正在探索火星北半球的耶澤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這張照片距離火星車約100公尺處,由遠程顯微成像儀(RMI)所拍攝,拍攝日期為2023年6月22日,也就是任務的第832個火星日。 形狀奇特的岩石是長期侵蝕的結果,就像地球上一樣。然而,火星表面沒有水,意味著大多數侵蝕作用是由風和沙塵暴所引起。 美國航太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在其攝影圖片網頁上分享了這張照片,並很快在社交媒體上流傳。搜尋地外文明的SETI協會在推特上表示,這塊甜甜圈岩石可能是一塊巨大的隕石,旁邊還散落一些較小...
對於火星上的毅力號(Perseverance)探測器來說,它失去了一位朋友,在火星上整整427個太陽日(Sols)那麼久,毅力號的輪子上始終帶著一塊岩石,科學家們也一直在追蹤這顆「寵物岩石」的傳奇故事,這一年多來,它一直「陪伴」著毅力號上天入地(其實只有些許的爬坡及沙灘上行走)。然而近期的毅力號操作團隊從攝影鏡頭發現那塊岩石已經不見了,它陪伴著毅力號行駛了大約10公里。 這塊岩石第一次被發現是在2022年的2月初,或是說是火星上的第341個太陽日,不知何故,它卡進了毅力號的左前輪,像一個好朋友一樣在車上待了很長時間。有人說毅力號把它最喜歡的石頭放在輪子裡是因為它沒有口袋,美國航太總署(N...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