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壯觀影像的主角是螺旋星系NGC 2283,由韋伯望遠鏡的近紅外相機(NIRCam)和中紅外成像光譜儀(MIRI)所拍攝,令人驚訝的是韋伯只花了10分鐘,就收集到這張照片所需的數據。影像是由4張使用不同近紅外線濾鏡拍攝的照片合成,這些濾鏡能捕捉星系內不同波長的光,讓我們看到閃閃發光的恆星,以及被年輕恆星加熱的氫氣雲,還有來自多環芳香烴(PAHs)分子的光。這些PAHs是某種宇宙煙塵,常見於形成新恆星的區域。此外,照片中那些帶有明顯繞射光芒的大顆亮星,是我們銀河系內的恆星,它們剛好位在我們與NGC 2283之間。 NGC 2283位於大犬座,距離地球約4,500萬光年,屬於棒旋星系,亦即...
這是科學家唯二拍攝到的黑鮟鱇活體影像。魚類生物學家科里・埃文斯說:「我還以為這是AI生成的呢。」 1月26日,加那利群島(Canary Islands)的研究團隊捕捉到前所未見的一幕──一隻約氏黑鮟鱇正緩緩游向海面。 「簡直就是夢想成真!」非政府組織「康德里克.特內里費」(Condrik Tenerife)的海洋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衛・哈拉・博貢亞(David Jara Bogunyà)說:「小時候我有一本介紹深海生物的書,裡面的插圖非常棒。那些生物太不可思議了,看起來一點都不像真的。」 在接下來的一小時內,哈拉和同事們從研究船「青灰號」(Glaucus)下水,與這...
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雖然不像宇宙深處那些吞噬氣體的巨獸那樣貪婪,但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的最新發現顯示,這個黑洞周圍正在上演一場壯觀的「煙火秀」。 JWST在兩個近紅外波段的觀測數據記錄到,這個黑洞周圍發生的宇宙閃焰亮度與持續時間皆有所變化。研究人員表示,環繞黑洞的高溫氣體吸積盤每天約會釋放五到六次大型爆發,並在此期間伴隨數次較小的爆發。「我們無法找到這些活動的特定規律,看起來是隨機發生的。每次觀測,這個黑洞的活動模式都令人興奮,總是帶來新的驚喜。」研究的第一作者Yusef-Zadeh表示。 影片: NIRCam所攝之人馬座 A*影像 。Credit: Farh...
有關撞擊機率如何變化,請參閱 小行星 2024 YR4 將於2032年底撞地球? 在滿月過後一週,夜空變暗,天文學家得以恢復對小行星 2024 YR4 的觀測。根據最新數據,其撞擊機率已降至0.27%。由於小行星通常極為微弱,地面望遠鏡需要黑暗環境才能有效觀測。然而,滿月前後的明亮夜空會干擾觀測,使這些目標更難偵測。 美國航太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近地天體研究中心於 2 月 18 日更新 2024 YR4 在 2032 年的撞擊機率至 3.1%,這是 NASA 迄今對該尺寸(估計直徑約 40 至 100 公尺)天體記錄的最高數值。然而,根據 2 月 21...
當人們因意外受傷或手術失血過多時,緊急輸血往往是救命的關鍵。為了確保血庫的血量充足,我們時常在街頭看到捐血車或「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宣傳標語,鼓勵人們主動捐血。但換作是家中的毛小孩因為生病、手術需要輸血時,救命的血液要去哪裡找? 「急徵 XX 公斤以上的捐血犬…地點在 XX 醫院…請大家幫忙分享出去…」過去若動物有輸血需求,只能臨時徵募有機會符合捐血資格的動物,但其實犬貓的血型複雜,短時間找到適合的血液難度相當高,急重症往往接應不及。 「現行狀況是,一些動物醫院會飼養血犬或固定捐血犬,供自家或少數醫院使用,」屏東科技大學附設獸醫教學醫院的...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