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Sep. 22 2025

金色鯊魚現身哥斯大黎加外海

  • PHOTOGRAPH BY HOTEL PARISMINA DOMUS DEI, GARVIN WATSON

    PHOTOGRAPH BY HOTEL PARISMINA DOMUS DEI, GARVIN WATSON

1

科學家說這隻金色鯊魚具有前所未見的稀有皮膚病症組合。

去年夏季,一群遊釣者在哥斯大黎加的托爾圖格羅國家公園(Tortuguero National Park)沿岸海域釣魚時,其中一枚魚鉤捉到一隻先前從未有人見過的動物:一隻身長1.8公尺、擁有白色眼睛和金色皮膚的鉸口鯊(又稱護士鯊)。

驚訝的遊釣者放走那隻鯊魚,但在那之前,他們先拍了幾張照片並與當地科學家分享。

哥斯大黎加瀕危海洋物種救援中心(CREMA)的執行主任兼國家地理探險家丹尼爾.阿勞斯.納蘭永(Daniel Arauz Naranjo)說:「起初沒人相信,很多人說照片一定經過修改。」

但經過進一步調查,納蘭永和同事確認照片不僅真實,而且那隻鯊魚的體色是一種稱為白化-黃化症(albino-xanthochromism)的罕見皮膚問題所造成的結果。

他們的發現在上個月發表於期刊《海洋生物多樣性》(Marine Biodiversity),這些發現特別令人驚訝,因為這種皮膚病症會阻礙鉸口鯊運用一種重要的生存策略:偽裝。

兩種罕見遺傳病症的獨特組合

白化-黃化症是兩種罕見遺傳病症的組合:白化症會降低體內的黑色素含量,造成蒼白的皮膚、頭髮、眼睛;黃化症(又稱為黃變病)則會使動物出現異常的黃色素或橙色素。

巴西里約格蘭德聯邦大學的博士生瑪莉歐西絲.馬西亞斯(Marioxis Macias)是該論文的共同作者,她說:「白化症和黃化症通常會獨立發生。在同一個體上發現這兩種病症確實是令人意外且前所未有的發現。」

根據這篇新論文,儘管先前曾發現患有白化症和黃化症的鯊魚,但這隻眼睛蒼白、皮膚金黃的鯊魚是有紀錄以來第一隻同時擁有這兩種特徵的鉸口鯊。接受《國家地理》採訪的專家也懷疑,牠是有紀錄以來第一隻同時擁有這兩種特徵的鯊魚。

未參與這篇新論文的獨立鯊魚科學家梅麗莎.克里斯蒂娜.馬可斯(Melissa Cristina Márquez)說:「除了黃化症以外,有些物種也曾出現白變(失去部分色素)甚至雜色花紋的案例報告,包括鉸口鯊。」

馬可斯認為這次金色鯊魚的發現「很精采」,並補充說:「看到鯊魚有罕見體色的案例總是令人興奮,因為這提醒我們,世界上存在非常多的自然變異,即使是我們以為充分了解的物種也不例外。」

偽裝如何幫助生存

鉸口鯊分布於西大西洋和東太平洋的溫暖淺水域,大多數時間都待在海床附近,尋找躲在沙下的獵物。

牠們的皮膚顏色範圍通常是從淺棕色到深棕色,這樣的體色能讓牠們融入沙地環境。這種天然偽裝使鉸口鯊可以悄悄接近獵物及躲避掠食者。儘管鉸口鯊體型很大時是可怕的敵人,但牠們體型尚小時會捕食從鼬鯊到鱷魚等各種獵物。

這隻在哥斯大黎加發現的金色鯊魚被捕捉時已完全長成,而且看起來很健康,表示牠的獨特體色並未阻礙生存能力。但這怎麼可能呢?納蘭永提出一個理論。

牠們的皮膚顏色通常從淺棕到深棕不等,這樣的體色能讓牠們融入沙質環境。這種天然的偽裝不僅幫助鉸口鯊悄悄接近獵物,也能避免天敵的追捕。儘管鉸口鯊在長大後會成為強勁的掠食者,但在體型尚小時,卻可能成為從鼬鯊到鱷魚等各種掠食者的獵物。

這隻在哥斯大黎加發現的金色鉸口鯊被捕捉時已經完全長成,而且看起來非常健康,顯示牠獨特的體色並沒有妨礙生存能力。但這怎麼可能呢?納蘭永提出了一個理論。

他說:「這隻鯊魚是在河口附近被發現,那裡的水非常混濁。或許牠發現,待在能見度低下的水域是良好策略。」

馬可斯說,關於這隻鯊魚的存活原因,可能的解釋有很多,除了上述理論之外,也包括該區域缺乏自然掠食者,或者這隻鯊魚擁有獨特行為。

不論這隻鯊魚如何在非常顯眼的情況下成功活到成年,納蘭永都很高興牠突破我們的預期。他說,這隻鯊魚的存在「對於這個物種有好處,也對哥斯大黎加有好處。誰知道呢?或許有人會來這裡試著跟牠一起浮潛」。

納蘭永說,這隻鯊魚的發現也提醒我們,所有勇敢進入海洋的人,不論是科學家、漁民或浮潛人士,都應該分享自己的獨特發現。

 

延伸閱讀:橘貓真的最鏘嗎?遺傳可能有答案 新發現:為了偷襲獵物,大白鯊可能會改變體色!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