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決定瞬間:鳥目觀之
Jul. 22 2014

決定瞬間:鳥目觀之

決定瞬間。這是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的名言,也是《國家地理》雜誌的專欄名稱。透過這個專欄,為該期雜誌拍攝的攝影師現身說法,分享攝影任務的點滴,以及某一張照片的拍攝背景,或許是影像中人的故事,或許是某些技術上的細節,也或許是拍攝時的情境和攝影師心中的感觸。 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深入每一個決定瞬間。   為了拍攝一隻雄瓦氏六線風鳥的求偶舞蹈(下),提姆‧雷曼設計了一組特殊的相機裝置,這是他畫的草圖。PHOTOGRAPH BY TIM LAMAN 地面上的觀察者看到天堂鳥「瓦氏六線風鳥」的求偶之舞總要為之讚嘆。在新幾內亞的雨林中,雄鳥會擺動頭部,並將羽毛往外展開形成芭蕾舞短裙般的形狀...

決定瞬間:搶拍大明星
Jul. 22 2014

決定瞬間:搶拍大明星

決定瞬間。這是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的名言,也是《國家地理》雜誌的專欄名稱。透過這個專欄,為該期雜誌拍攝的攝影師現身說法,分享攝影任務的點滴,以及某一張照片的拍攝背景,或許是影像中人的故事,或許是某些技術上的細節,也或許是拍攝時的情境和攝影師心中的感觸。 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深入每一個決定瞬間。 要在南極洲捕捉皇帝企鵝飛躍出水的瞬間並不容易。牠們會先在水下疾速潛泳,然後從海冰上的洞口猛然跳出(上)。為了跟上牠們,保羅.尼克蘭運用了小時候在加拿大巴芬島跟因紐特人一起生活時學來的極地生存技巧。他時時注意冰與風的狀態,就算手指已經沒有感覺也要按下快門。企鵝不時在尼克蘭守株待兔的這個地...

暖化有利馴鹿生存?
Jul. 21 2014

暖化有利馴鹿生存?

挪威小島上的馴鹿族群因為全球暖化而壯大—–至少目前是如此。 撰文:Stefan Sirucek 編譯:魏靖儀 在挪威遙遠的斯瓦爾巴德群島(Svalbard),馴鹿族群正在成長—–甚至欣欣向榮,新研究指出。 這是一份為期30年的族群研究中的最新發現,研究重點在於計算斯匹茨卑爾根島上艾德文達倫谷中的馴鹿數量。 2009年3月,三頭斯瓦爾巴德群島馴鹿(Rangifer tarandus platyrhynchus)在斯匹茨卑爾根(Spitsbergen)吃草。攝影:Wild Wonders of Europe/Liodden/Nat...

台灣石虎的野放之路
Jul. 18 2014

台灣石虎的野放之路

模樣可愛的石虎是瀕臨絕種的台灣原生保育類貓科動物。近年來,石虎棲息的淺山地區遭到大量開發與道路切割,使牠們面臨棲地喪失及破碎化等威脅。今年苗栗台13線三義外環道開發案即因將導致石虎棲地遭切割而引發諸多爭議,也讓石虎的生存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 資料來源:特生中心 撰文整理:向淑容 位於南投的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積極投入石虎保育工作,自2011年起即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進行域外保育研究計畫並為收容個體配對。2013年春天有兩隻小石虎誕生,分別是「集利」(公)與「集寶」(母)。特生中心表示,為讓小石虎有機會回歸野外,自牠們出生起即盡量少讓牠們與人類接觸,並由母石虎獨自...

最大的飛行海鳥有多大?
Jul. 15 2014

最大的飛行海鳥有多大?

這種像巨大信天翁那樣滑翔的鳥出現在2500萬年前,牠會貼近著海面長程飛行。 目前已知體型最大的海鳥(根據骨骼製成的重建圖,上)讓加州兀鷲(左)與皇家信天翁(右)都顯得迷你。ILLUSTRATION COURTESY OF LIZ BRADFORD 撰文:Dan Vergano, National Geographic 編譯:向淑容   古生物學家本月稍早表示,史上體型最大的飛行海鳥在2500萬年前翱翔於全世界的海上,而這種鳥的翼展寬達6.4公尺。 這種遠古鳥類被命名為「桑氏偽齒鳥」(學名Pelagornis sandersi),屬於現已滅絕的「有齒」鳥類當中的一個科。 這...

風暴之後:暗紅霞光
Jul. 15 2014

風暴之後:暗紅霞光

--> 攝影:Terence West,國家地理〈你的觀點〉   緋紅色的風暴雲低低地徘徊在澳洲昆士蘭的春溪(Spring Creek)上空。掌鏡人Terence West一路追著這場風暴穿越了昆士蘭省南部,在日落時捕捉到這幅風暴後方的影像。「這個畫面讓我覺得大自然在狂風暴雨過後,又回歸了平靜,」他寫道。   本張作品來自你的觀點,到我們網路攝影社群的全新介面分享作品、接拍攝影任務、為作品發聲,並與世界各地的攝影同好互動。

巨匠的圓頂
Jul. 15 2014

巨匠的圓頂

一個脾氣火爆、從未受過正規建築訓練的金匠,如何能創造出文藝復興時期最令人稱奇的建築?   撰文:湯姆‧穆勒 Tom Mueller 攝影:戴夫‧尤德 Dave Yoder   1418年,弗羅倫斯市的工商仕紳終於面對了一個他們數十年來都刻意忽略的大問題:主教座堂屋頂上的大洞。一季又一季,冬雨夏陽不斷地摧殘著聖母百花大教堂的主祭壇——或者應該說是主祭壇預定的位置。他們的前人在弗羅倫斯靠銀行業與羊毛蠶絲貿易致富之後,於1296年開始建造這間教堂,以展現弗羅倫斯身為歐洲經濟與文化重鎮的地位。這些顯要人士後來決定,要讓這座建築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圓頂,以確保這間教...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