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河的第三岸》:驚人旅程揭開亞馬遜的黑暗面
Aug. 03 2018

《河的第三岸》:驚人旅程揭開亞馬遜的黑暗面

克里斯.費利西亞諾.阿諾德為了尋找親生父母,走上了探索亞馬遜雨林陰暗面,而這將是一趟讓他大開眼界的旅程。   亞馬遜雨林(見圖)遠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新書《河的第三岸》的作者說道。PHOTOGRAPH BY REDMOND DURRELL, ALAMY STOCK PHOTO 巴西阿馬帕州(Amapa),懷亞皮原住民保留區的馬尼利亞(Manilha)村裡,走在霧中的部落頭目札科.懷亞皮(Tzako Waiapi)。在亞馬遜地區,尚未接觸外界的部落很罕見,而該不該跟那些部落接觸,則掀起了很...

有這回事?珊瑚竟然合作把水母吃掉了!
Aug. 03 2018

有這回事?珊瑚竟然合作把水母吃掉了!

科學家首次紀錄到這種學名為Astroides calycularis的珊瑚困住,並吞食一隻遠洋夜光水母(Pelagia noctiluca)。這些相連在一起的水螅體會形成一個像是擁有多張小嘴的單一個體,並分工把水母吃掉。

「神奇恐龍」化石,顛覆了世界上最大恐龍的起源故事
Aug. 02 2018

「神奇恐龍」化石,顛覆了世界上最大恐龍的起源故事

就在這項發現前不久,才有另一篇蜥腳類恐龍研究同樣扭轉了巨型恐龍演化的理論。 畫家筆下的神奇靈武龍(Lingwulong shenqi)ILLUSTRATION BY 張宗達 長頸恐龍是陸地上出現過最龐大的動物。這些蜥腳類(sauropod)的草食性巨無霸如同肌腱與骨頭建成的移動式大教堂,牠們頭頂至尾巴的身長可達36公尺。其中體重最重的恐龍重達懾人的71公噸重。 不過7月24日刊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的一篇新研究帶給蜥腳類恐龍的傳統起源故事一記重擊。 中國新發現的一種蜥腳類恐龍,被稱為「神奇靈武龍」(Lingwulong shenqi...

邁向綠色城市
Aug. 01 2018

邁向綠色城市

世界各地的城市正在努力改善空氣品質,並採用友善環境的措施,例如建設自行車道、使用替代燃料和補助電動車,來提供市民更好的交通選項。最近一項針對100 座國際城市的調查,就各市政府在讓城市變得更宜居、迷人和永續的同時,對民眾前往目的地能提供多少幫助,做出了評比。   環境保護措施   本文列出部分城市;數值愈高代表成績愈好。

海蛞蝓身藏特異功能,但科學家卻找不到牠們……
Jul. 30 2018

海蛞蝓身藏特異功能,但科學家卻找不到牠們……

美國東岸這些能行光合作的海蛞蝓已罕見到幾乎無法被研究。 綠葉海天牛這種生活在美國東岸外海的海蛞蝓,從海藻取得光合質體後,靠曬太陽就能存活下來。PHOTOGRAPH BY PATRICK J. KRUG 生命自有其規範與形式。能運用太陽能這種奇妙能力的植物並不會到處遊蕩,因為根本不需要。而無法擁有光合作用這種美好能力的動物就要四處奔波──牠們得奔跑、滑行、拍翅來尋找與吃掉植物。 動物當然不會行光合作用,這是動物劇本裡的規定,會的是植物的角色。 不過有一種小型海蛞蝓對這個規則不予理會。 這種生活在美國東岸外海的綠葉海天牛(Elysia chlorotica)並不滿足於邊滑行邊吃...

我的小包人生
Jul. 30 2018
Sponsored

我的小包人生

不可否認的,生活中到處都是選擇題,每人每天都要做出無數個決定,小則要不要多睡5分鐘再起床?今天該穿什麼出門?早餐要吃什麼?大到是要繼續留在原本的公司、還是換新工作好?要換新車開嗎?要不要生小孩….等等。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Sheena Iyengar曾在2011 年的TED Talk中說到:「一個美國人,平均每天要做出 70 個選擇。」當選擇正確時,將會得到成功的喜悅;但如果選擇錯誤,則會感受到挫敗的沮喪。也因此,每當我們在情感與理智間相互拉扯時,總是帶著誠惶誠恐的心情,因為害怕會做出令自己後悔的抉擇。 現實生活中,的確很多人有面臨選擇、卻做不出選擇的困擾,稱之為「選擇困難」...

看瓶鼻海豚如何使用「泥巴網」捕魚
Jul. 30 2018

看瓶鼻海豚如何使用「泥巴網」捕魚

這隻在佛羅里達州聖彼得斯堡(St.Petersburg)附近的瓶鼻海豚(bottlenose dolphin)正在使用一種不尋常的覓食技巧。在充滿泥濘的淺灘水域中,可看到這隻海豚邊拖著尾巴攪拌底泥,邊繞著魚群游泳。當被這道「泥環」嚇到的魚紛紛從中跳出,海豚便能趁機捕捉這些跳出來的魚(可能是鯔魚)。

NOV. 2025

核融合

追求無限能源的偉大夢想

核融合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