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健康漁場可能是養活100億人的關鍵──前提是要正確管理。 專家估計,如果目前的人口趨勢持續下去,到了2050年,世界會需要雙倍的食物產量。同一批專家也說,魚類可能是這個問題的解答。 「我們在陸地上的食物選擇正在減少。」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AO)的薇拉.阿格斯迪尼(Vera Agostini)說:「我們能從地球取得的食物是有限的,所以漁場及水產養殖會很重要。」 在2016年,漁場提供1.71億噸的魚給人類食用。到了2030年,該數據預估可達2.01億噸。 為了達到這項目標,漁場面臨許多環境議題與經濟考量,而關心這些議題與考量的人說,不是所有漁業活動都值得付出努力。 ...
這種新接受測試的基因,也許正是這些溫和大個子出人意料地罹癌率極低的關鍵。 我們的身體約由30兆個細胞組成,在與許多微生物群搭配之下,這支細胞交響樂隊讓你的身體整天「嗡嗡嗡」──心臟噗通作響、腸道咕嚕蠕動、肌肉蓄勢待發!隨著身體生長,細胞會藉由分裂新細胞來汰換老舊細胞,不過在除舊布新的過程裡,基因的錯誤還是在所難免會出現,而這些錯誤通常會轉變成癌症。 統計上而言,更大的動物有著更多的細胞,因此應該會出現更多癌症。按這個邏輯,大象的細胞量比其他較小的哺乳類高出數百倍,應該會因此飽受較高的罹癌率所苦吧?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如今一份發表在《細胞報導》(Cell Reports)期刊的...
瑪姬.史戴博(Maggie Steber)和琳恩.強森(Lynn Johnson)回憶她們如何一同拍攝美國最年輕臉部移植患者凱蒂.史塔波菲爾德的故事。 外科醫師團隊正在進行臉部移植,住院醫師在外圍成一圈,仔細看著主治醫師劃下的每一刀。 PHOTOGRAPH BY LYNN JOHNSON, NATIONAL GEOGRAPHIC 一張從臉部捐贈者摘下的臉置於手術盤上。負責摘除這張臉的外科醫師團隊,在移植手術開始前全都停下手邊的工作,盯著這張臉看。「這一刻令人屏息,」攝影記者琳恩.強森說:「大家有點被震攝住了。」 將此情此景紀錄下來的她說,在這令人肅然起敬的一刻,所有事情都停...
所有能離開和不能離開的動物都死了。 將近2千萬個海藻塊最近滯留在佛羅里達西南外海,染紅了這片海水。這次紅潮是從2017年10月開始,目前沒有跡象顯示這片有毒的水團會在短期內消失。 首先令人注意到的是氣味。準確地說,那不是氣味而是鼻子中的刺痛感,這陣刺痛會迅速擴散到喉嚨、灼痛肺部。接著你看到了動物屍體。 佛羅里達南部原本風景如畫的海灘,如今被數千具海洋生物的屍體弄得亂七八糟,大部分都是魚類──鯔魚、鯰魚、河豚、鋸蓋魚(snook)、鱒魚、石鱸、甚至龐大的伊式石斑魚(goliath grouper)。不過也有其他動物被沖上岸,包括螃蟹、鰻魚、海牛、海豚、海龜,此外還有更多。這是...
Photograph by Kristin Hettermann 這隻充滿好奇心的魚在偏遠的法屬玻里尼西亞土亞莫土群島與我成了好友。一直以來,我對魚類與人類互動的能力以及牠們的好奇程度都印象深刻。有些魚真的很有個性,會在水底積極地與我互動。像這樣的經驗讓我對魚類的靈魂有了嶄新的熱愛與賞識。而仔細地思索我們食用牠們的方式與原因,也因此變得非常重要。各位~讓我們好好保育這些魚類吧! (本作品來自〈你的觀點〉,同時收錄於每日精選App中20180115圖集。) 立即下載每日精選App收藏此影像 iPhone及iPad下載 Android手機下載 Andoird平板下載
愈來愈多動物似乎能利用植物與其他動物來治療病痛,紅額狐猴也成為其中一員。 新研究顯示,紅額狐猴可能利用馬陸來抵抗寄生蟲。PHOTOGRAPH BY LOUISE PECKRE 一般來說,把馬陸放進嘴裡絕對不是個好主意,更別提把馬陸弄到超級生氣,再把牠放在生殖器上抹來抹去了。 畢竟,馬陸會產生好幾種有毒的分泌物,以嚇阻掠食者。有幾種馬陸的分泌物甚至會導致化學灼傷。 不過在2016年11月,動物行為學家露易絲.佩克雷(Louise Peckre)於馬達加斯加奇靈地森林目睹一隻母紅額狐猴抓起一隻很大的馬陸。母猴開始一會兒咀嚼這隻有毒的動物,一會兒又抓著牠在尾巴及性器官周圍的毛磨蹭...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