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雖然偶爾會有鯨魚連人帶水把人「舀」進嘴裡的報導,但這類事件不僅非常罕見,而且除了一種鯨魚之外,生理結構也讓鯨魚無法吞下一個人。 2021年6月11日,頭條新聞報導了一名龍蝦潛水員在麻薩諸塞州的鱈魚角(Cape Cod)被鯨魚「吞噬」後奇蹟般存活下來的消息。麥可.帕卡德(Michael Packard)告訴《鱈魚角時報》(Cape Cod Times)說,他覺得被推了一下,然後「接下來就是一片漆黑了。」他回憶道,自己在鯨魚嘴裡大約掙扎了30秒後,鯨魚就浮出水面把他吐了出來。 據英國非營利組織「鯨豚保育」(Whale and Dolphin Conservation)的尼可拉.霍金斯(...
新研究顯示COVID-19病毒會攻擊胰臟,破壞製造胰島素的細胞,並引發某些糖尿病病例。 2020年春,紐約市還是當時美國疫情的中心,而紐約市的醫師注意到在因為COVID-19住院治療的病人中,有相當人數的病患血液中的糖分太高,這是一種名為高血糖(hyperglycemia)的症狀,是糖尿病的典型特徵。 「[我同事和我]發現,某些COVID-19病患的血糖非常難控制,就算是那些之前沒有糖尿病史的也是,」威爾.康乃爾醫學院的幹細胞生物學家陳水冰(Shuibing Chen,音譯)說。她說,更令人驚訝的是,有些在染疫前沒有罹患糖尿病的人,竟然在COVID-19康復以後,發展出新生成糖尿病...
為抑制COVID-19,並制敵機先、搶先新變異株一步,大眾可能年年都需要打疫苗,就像對付流感一樣。 即使上千萬已接種了一或兩劑COVID-19疫苗的美國人都同聲地鬆了一口氣,還是有人會擔心只打一輪是否足夠,他們會不會需要再打一輪──然後再一輪? 科學家還不知道目前這些新冠病毒疫苗的保護力能維持多久。因為從2019年底發現原始病毒株以來,這種病毒不斷突變,產生新的變異──相似卻又有自己特色的版本,有潛力成為傳染力更強、更致命、並能逃過現有COVID-19疫苗所提供抗體保護的病毒。為了搶先病毒的演化,有些疫苗研發者一邊競相發展新疫苗,以擊退變異株,但同時也努力判斷目前一劑的免疫力能維持...
COVID-19疫苗出奇地成功──專家擔心這可能會負面影響將來的疫苗接受率。 當科學家加緊速度創造能夠對抗COVID-19的新疫苗時,馬修.莫塔(Matthew Motta)想到一個問題:美國人對這些疫苗的期望是什麼? 莫塔是在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研究「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的政治學家,他對將近1000名美國成人進行民意調查,詢問他們對當時尚屬假設的疫苗有什麼期望。他的研究經過同儕審查,並於今年3月發表在《社會科學與醫學》(Social Science & Medicine)期刊。他說,這項研究揭露了出的結果皆在預估之內:鑒於不同效力以及...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