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採訪撰文/李奕萱|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大自然早已將故事埋在地底 在地球漫長的46億年裡,這片土地曾經生活過無數種生物,從原核生物、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到後來的生物多樣性,在人類還未出現的年代,地球上的生命演化正蓬勃發展,而大自然早已默默的將這些珍貴史料紀錄在這片土地上。 古生物死亡後的遺體或是生活痕跡許多會被當時的泥沙掩埋,在地底經過多年的擠壓、分解,生物較堅硬的部位,像是骨骼或外殼,會被保留下來跟周圍的沉積物一起變成石頭。古生物學家在野外透過分辨岩石的材質差異找出可能埋有化石的岩層,經過觀察分析,小心地將整個岩石挖出帶回實驗室進行兩到三年的清修,才是我們在博物館看到的化石...
如果銀河系裡有其他外星生命存在,那他們必須要在這些恆星系統中,才能觀測到地球凌日的現象。 天文學家藉由系外行星(exoplanet)行經母恆星表面時短暫遮掩部分星光的方法,發現了好幾千個「外星世界」,這其實是天體之間位置幾何排列的簡單後果。在過去十年間,藉由觀測這樣的凌日現象,我們了解到在銀河系中的行星數量要多於恆星──而且其中有許多星球都適合生命繁衍。 現在,天文學家正反過來思考星光閃爍的問題。 「當地球擋住來自恆星的光線時,是否也被當成了凌日行星?哪些恆星會把我們當作是外星生命呢?」康奈爾大學的麗莎 .卡坦奈格(Lisa Kaltenegger)提出這樣的疑問,並且在6月...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