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臺灣全球首創 3D 數位病理影像暨 AI 分析平臺──化影像為武器,對癌細胞做出反擊!
Dec. 27 2021

臺灣全球首創 3D 數位病理影像暨 AI 分析平臺──化影像為武器,對癌細胞做出反擊!

曾繁安|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攝影師運用影像,留存許多珍貴的記錄,講述不少精彩的故事。但影像的力量,可不僅限於此。科學家和醫生也拍照錄像,只不過對象不是一般人事物,而是遙遠的星辰,或微小的組織細胞。而臺灣的科研團隊,更成功讓傳統病理影像突破 2D 平面限制,完整展現 3D 全貌,幫助我們看清病魔的真面目,奪得搶救性命的機會。 為什麽癌症大魔王如此棘手? 在臺灣十大死因排行榜上,癌症已蟬聯榜首將近40年。原本安分工作的人體細胞,可能受到細菌或病毒的感染、環境中的重金屬、放射線等致癌因子的影響,走上叛變、不正常增生一途,變成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癌細胞會破壞各種重要臟器,掠奪體内...

為什麼網路廣告都知道我去過哪些地方? 手機通訊的資安隱憂與個資保護新技術
Dec. 24 2021

為什麼網路廣告都知道我去過哪些地方? 手機通訊的資安隱憂與個資保護新技術

吳謹安|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新冠肺炎疫情在國際間蔓延接近兩年,疫情前期政府推出「電子圍籬」系統,透過手機監測居家隔離者是否違規外出,卻也衍生出人民隱私遭到侵犯的討論。但事實上,早在疫情前電信商就能取得使用者身分與手機位置的資料。即使關閉GPS,日常手機在與周邊基地臺交換數據的過程中,就需要提供裝置身分識別與位置資訊。當電信公司將相關資訊販賣給資料仲介(data broker)等第三方,或是資訊傳輸過程被駭客竊取,便可能造成潛在的資安問題。 因此,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研究團隊便提出一項新技術-Pretty Good Phon...

MIT迷你潛艇是如何煉成的?
Dec. 23 2021

MIT迷你潛艇是如何煉成的?

吳謹安|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中山大學水下載具研發中心主任王朝欽專訪 想到臺灣的「海洋文化」你會先聯想想到什麼呢?是海灘、衝浪、潛水,還是漁船、海鮮、跑船?有發覺幾乎都是「海上」的關鍵字嗎?但其實,海面下藏著許多常人難以探勘的資源,例如可作為替代能源的「可燃冰」、難以開採的「稀土礦」,抑或是深海生物觀測或是海底考古等等,都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水下事業。也因此,世界列強早已投入鉅資開發水下載具技術,期望從海底世界找到更多可能性。 而在王朝欽教授的領導下,由中山大學水下載具研發中心所開發的「第一代雙載水下載具(Two-person manned underwater veh...

科學家警告 南極「末日冰川」五年後恐崩塌 海平面最糟上升3公尺
Dec. 21 2021

科學家警告 南極「末日冰川」五年後恐崩塌 海平面最糟上升3公尺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科學家警告,南極洲因為融化風險極高而有「末日冰川」之稱的思韋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在氣候變遷惡化之下,正在破裂並迅速消融。

忠心的粉絲
Dec. 21 2021

忠心的粉絲

2008年9月刊一篇文章記錄了玻利維亞埃爾阿爾托女性原住民摔跤手豐富多彩的生活。照片中,一位名叫「充滿愛心的胡安妮塔」的選手在她進入擂臺前向粉絲致意。

見見這種吃蝙蝠的蝙蝠
Dec. 20 2021

見見這種吃蝙蝠的蝙蝠

科學家正試著深入了解拉丁美洲人稱「插翅美洲豹」的罕見鬼偽吸血蝠。 貝里斯拉馬奈考古保護區(Lamanai archaeological site)──「是鬼偽吸血蝠!」維尼弗雷德.弗里克(Winifred Frick)的聲音從前方黑漆漆的小路上傳來。周遭雨林傳來螽斯唧唧聲響,潮溼夜色裡還透著吼猴的呼嘯。我追上在霧網(mist net,科學家會用這卷黑色的網來捕捉蝙蝠進行研究)旁的弗里克時,視線越過她肩膀看到的景象讓我澎拜不已 今年貝里斯蝙蝠調查中負責管理霧網的弗里克,不僅是非營利組織國際蝙蝠保育學會(Bat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的首席科學家,也是加...

NOV. 2025

核融合

追求無限能源的偉大夢想

核融合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