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科學家分析了世界各地樹木年輪中的放射性特徵,研究過去1萬年, 席捲地球六次的輻射風暴。發表在《皇家學會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的會議論文指出:太陽的超級閃焰不是主因,其原由還有待商榷。 當太陽輻射的高能粒子撞擊到地球高處大氣層時,會將氮原子轉為放射性的碳14或稱放射性碳,經由空氣和海洋,進入到沈積物和沼澤、生態圈,到動物和植物,其中也包含了樹木的年輪。 對考古學家而言,放射性碳14的發現與運用真是一大福音,碳14的衰變時間緩慢且穩定,讓科學家能測得樣品的年代,即所謂的放射性碳14定年法(radiocarbon datin...
探測到火星深處的隆隆聲使得人們對這顆紅色星球上火山活動的猜測可能為真。在研究了美國航太總署(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InSight Mars Lander)探測到的一系列地震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熔融岩漿可能仍然存在於火星地殼下,意味著火星表面至今仍持續受到火山活動的影響。 迄今為止,洞察號已探測到1300多次地震,這些地震可以揭示火星內部結構和活動的相關訊息,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西蒙.史塔勒(Simon Stähler)領導的地球物理團隊對最近的20次地震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分布在整個火星表面的大部分斷層並不活躍。有趣的是,這個斷層群似乎來自一個叫做科柏洛斯槽溝(Ce...
有篇小研究填補了貓科動物研究方面存在已久的一個小缺口,這項研究顯示,貓可以分辨識自己主人和陌生人的聲音。 就像許多跟貓咪共享自己家的人一樣,我常和睡在我枕頭上的迷你掠食者說話。我大部分時候都是在問奧菲莉亞是想吃東西還是要抱抱。我知道她聽到了──我一開口,她特大的耳朵就像長了毛的碟型天線一樣轉向我。比較不清楚的是,她到底知不知道我是在跟她說話。 《動物認知》(Animal Congition)期刊上的一篇新研究顯示,她可能真的知道。 夏洛.迪慕佐(Charlotte de Mouzon)是我輩愛貓人士、也是行為學家──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家──她的職涯都在致力從貓咪的角度了解貓人...
德國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極微小的中子星可能是一顆奇異星。 這顆名為HESS J1731-347的中子星目前仍被標記為中子星,但它的不尋常之處在於其質量竟然比太陽還小,就理論而言,中子星的質量永遠不可能低於太陽的1.1倍,因此天文界的人們開始懷疑它可能是一顆奇異星。 奇異星是夸克星的其中一個分支,是目前尚未被證實存在的天體,由大量的奇夸克所組成,先前的研究認為奇異星看起來應該很像中子星,但由於次原子粒子的特性,奇夸克的比例會比一般情況大得多,意即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的成份比例應大致相同。 在研究人員發表於《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的論...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