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這些海洋哺乳類能利用獨特的哨聲等不同線索,在腦中構成對其他同類的複雜認知。 舉凡笑容、聲音或是走路的樣子,我們人類會透過一系列的線索來辨識朋友。數十年來,科學家對於鯨豚能形成緊密的友誼並不陌生,而且鯨豚能透過獨特的哨聲認得夥伴也早已為人所知。如今,最新研究讓人意外的是,瓶鼻海豚會透過尿液的味道來辨認對方是朋友還是陌生人。 作為研究負責人的德州史蒂芬奧斯汀州立大學海洋生物學家傑森.布魯克(Jason Bruck),一開始其實並沒有要測試瓶鼻海豚透過尿液辨識彼此的能力,原本的研究目標其實是要檢驗牠們使用哨音的方法,是否與人類使用姓名的方法一致。但想要做到這一點,布魯克需要讓海豚能透過第...
數以百萬計的COVID-19感染者在一夕之間失去嗅覺,並持續數月之久。許多人希望能加速復原,因此正在採用「嗅覺訓練」。 克里斯.羅傑斯(Chris Rogers)吃了一口熱烤起司三明治,就知道不太對勁。他在2021年3月檢測出COVID-19陽性,兩天後就無法聞到融化奶油和起司的香味,或嚐到烤麵包的味道。他說:「我就像在吃一塊硬紙板。」 其他許多有類似經驗的人會在症狀出現後的數天至數週內恢復嗅覺及味覺。但經過三個月後,羅傑斯的情況幾乎沒有改善。「除非你經歷一週又一週的時間,努力吃下你無法嚐到味道或聞到氣味的食物,否則你是不會了解這種感覺的。」這名住在加州聖羅莎的50歲男子說:「這是...
我們是否可以僅透過恆星的質量,就可以預測它終將會以火(超新星)或冰(白矮星最終冷卻成黑矮星)的狀態結束生命?由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領導的天文學家團隊試圖透過觀察白矮星來回答這個問題,以期找到火與冰之間準確的分界線。 當恆星燃料耗盡時,若非在劇烈的爆炸中拋出其外層,以至輸出的能量比太陽在其100億年的生命中所產生的能量還多;就是膨脹並穩定成為一顆大小與我們的月亮差不多的白矮星。而其中決定恆星會走向哪條路的關鍵在於它的質量,其中質量較小的恆星死亡後成為白矮星(冰),質量較大的則成為超新星(火)。儘管我們相信穩定白矮星廣泛被接受的最大質量約為1.38個太陽質量,亦即其前身恆星的理論值應該在8個太...
有一對鬆散的昏暗星系缺乏「暗物質」這種關鍵的宇宙組成,現在天文學家可能利用哈伯太空望遠鏡解開了謎團。 有兩個星系在大約80億年前相撞,像是太空中的一記KO重拳那樣,互相把對方的氣體打了出去。 這兩個昏暗、鬆散的星系裡,似乎完全沒有暗物質(dark matter)存在,這個奧祕從2018年以來就一直讓天文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而現在天文學家有了最新的解釋,最新的觀測顯示,這類星系可能是一連串類似的怪異星系的一部分,而這些天體都是星系相撞產生的殘骸。 在這之前,有關這兩個星系DF2和DF4的詳細研究,已經顯示它們內部存在許多奇怪的明亮星團。但科學家卻難以解釋這些星系是如何得以存在的...
研究人員使用位於夏威夷的北雙子座望遠鏡與NASA紅外望遠鏡設施(IRTF),以及哈伯太空望遠鏡觀測,之後以觀測結果建立天王星與海王星大氣模型,模型顯示天王星的霧霾會停滯且積聚在大氣層中,所以它的顏色比海王星淺。 海王星和天王星有很多共同點:它們具有相似的質量、大小和大氣成分,但是它們的外觀卻明顯不同。以可見光觀測,海王星呈現藍色,而天王星則是淺綠色。英國牛津大學行星物理學教授派崔克.厄文(Patrick Irwin 領導的團隊在《JGR Planets》期刊發表論文,認為兩顆行星上都存在的一層濃霧,由於天王星的濃霧比海王星更厚所以顯得更白,如果海王星和天王星的大氣中沒有霧霾,兩者會有幾乎...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