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有至少一個朋友把自己的狗當成真正的人類孩童。科學家認為不應該批評他們,因為這是持續2萬至4萬年的演化導致他們出現這種行為。
請停頓一下,凝視你家狗狗的眼睛。你會覺得牠們可愛得不得了嗎?或者也許你會有忍不住想捏捏牠們的衝動呢?
現在,請思考你的習慣。你會送牠們去日間照顧、為牠們穿衣打扮、帶牠們去度假嗎?你會像對嬰兒一樣對牠們說話嗎?
如果是的話,你不是唯一這樣的人。畢竟,研究顯示我們的腦對寵物狗的反應基本上與對人類孩童的反應相同。
AD
撰文: JULIA RIES WEXLER
編譯: 涂瑋瑛
我們都有至少一個朋友把自己的狗當成真正的人類孩童。科學家認為不應該批評他們,因為這是持續2萬至4萬年的演化導致他們出現這種行為。
請停頓一下,凝視你家狗狗的眼睛。你會覺得牠們可愛得不得了嗎?或者也許你會有忍不住想捏捏牠們的衝動呢?
現在,請思考你的習慣。你會送牠們去日間照顧、為牠們穿衣打扮、帶牠們去度假嗎?你會像對嬰兒一樣對牠們說話嗎?
如果是的話,你不是唯一這樣的人。畢竟,研究顯示我們的腦對寵物狗的反應基本上與對人類孩童的反應相同。
我們的腦原本並不一直是如此運作,但隨著我們將狗馴化,牠們也發展出類似人的社交和認知能力。牠們開始出現類似嬰兒的行為,甚至看起來就像嬰兒,而我們的腦也開始對牠們有同樣的感知。
因此,西方學院的犬認知實驗室主任札卡里.希爾瓦(Zachary Silver)完全不會驚訝於大家對自己的四足朋友抱有這麼強烈的情感。事實上,他認為如果大家沒有這麼做才奇怪。他說:「現代的狗經過數千年的精心揀選,變得體貼、友愛,而且能夠細心適應我們的生活。」
所以,如果你曾因為把自己的狗當成你真正的孩子一樣對待而遭到取笑,那你應該知道,這是經歷2萬至4萬年的演化才導致你出現這種行為。下文說明這種強力的神經生物反應如何讓我們喜愛、信任及照顧自己的狗。
育有三個孩子的艾莉森.拉科斯(Alison LaCoss)說,她生下孩子的那一刻,就感覺到一股疼愛他們及保護他們的強烈渴望。當她領養一歲的大白熊犬希歐(Shio)和標準貴賓幼犬巴布卡(Babka)時,也產生類似現象。
「我感受到一股情緒湧上心頭。我突然很想疼愛和保護這些可愛又討人喜歡的動物。」她說:「我覺得牠們就是我的孩子。」
拉科斯的行為並不異常。一項於2014年進行的腦部影像研究提供一些說明箇中原因的重要線索。為了探討人對自己的狗抱有強烈情感的原因,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招募一小群母親當作受試者,她們都擁有至少一名2至10歲的孩子,以及一隻飼養至少兩年的狗。這些母親進入核磁共振(MRI)儀器,並觀看數張狗和小孩的照片,其中有些是她們自己的狗和小孩,有些則不然。
研究人員發現,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以及母親和狗之間的關係在情緒經驗方面有顯著重疊。杏仁核(amygdala)是負責驅動連結形成和獎勵機制的腦部區域。當受試女性觀看自己小孩和狗的照片時,杏仁核就會亮起。該研究也在海馬迴、丘腦、梭狀迴觀察到相同效應,這些腦部區域與記憶、社會認知、視覺處理和臉部辨識有關。
研究人狗連結的普渡大學獸醫學院動物行為副教授尾形庭子(Niwako Ogata)說:「與依附、愛、連結有關的腦部區域會以類似方式受到刺激。」受試女性也表示,她們看到自己孩子和狗的照片時會出現相似程度的愉悅和興奮感。尾形補充說,研究結果「顯示我們與自己的狗之間一定有特殊連結」。
研究中的兩種情況有一些重要差異:相較於狗的照片,當母親看著自己孩子的照片時,同樣與獎勵機制有關的中腦特定部位會比較活躍。因此尾形說,儘管母親和自己的狗之間似乎存在強烈的連結、愛、依附關係,但腦依然能辨識出狗是不同物種。
拉科斯說,她看著自己的人類小孩成長發育時,確實覺得特別驕傲。她表示:「見證自己的孩子完成某件事,會得到巨大的回報。狗無法實現同樣程度的成果。」不過,這不代表她對希歐和巴布卡的愛就比較少。事實上,她同樣非常想要照顧牠們的所有需求。
希爾瓦說:「幾乎在所有層面,狗都會引起與人類孩童相同的神經反應。」這個事實顯示一種非常深刻的現象:「我們與狗之間的關係幾乎已經跨越到重要親屬的範疇。」
同樣具說服力的是,我們與自己的狗相處時,腦部會釋放令人愉悅的神經傳導物質。
我們凝視自己關心的人(不論是情人、孩子或摯友)的雙眼或與他們擁抱時,身體會分泌催產素,這種荷爾蒙負責發揮依附、喜愛、連結等功能。希爾瓦說,催產素在建立父母與嬰兒之間的連結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舉例來說,父母抱著自己的新生兒時,催產素濃度會升高,鼓勵他們重複這些行為,進而導致身體分泌更多催產素並持續這種循環。
希爾瓦說,人與狗之間也會發生類似現象。已有多項研究發現,人和狗彼此凝視、玩耍、說話、相互依偎時,雙方的催產素濃度都會大幅升高。因此,我們會重複這些持續分泌更多催產素的行為,讓連結變得更緊密。
正如一篇論文所述,狗已經劫持人類的連結路徑。尾形解釋,當你的狗用楚楚可憐的眼神凝視你,或在你呼喚牠的名字時向你跑來,你的身體都會釋放催產素,這會啟動照護系統(確保我們保護幼童的生物反應),並讓你想要照顧牠們的需求。
拉科斯對此很有共鳴,她以對待人類孩童的方式照顧希歐和巴布卡。她為牠們支付每月美容、BarkBox訂閱、健康保險的費用。她讓牠們隨意睡在家中的任何地方(包括床鋪)。她會帶希歐和巴布卡一起去家族旅遊,但在牠們沒有參加的少數情況下,兩隻狗會待在配有室內電視的寄宿機構。她特地買了一間附帶圍欄庭院的房子。她說:「我對這些動物有非常深的情感依附,讓我根本控制不了自己。」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比較認知實驗室主任佛德里柯.羅沙諾(Federico Rossano)說,我們對狗的喜愛可追溯至牠們的馴化時期。
人類從一開始就選擇性格隨和、具合作能力的狗。如果狗密切注意我們的眼睛和臉所透露出的視覺提示及行為指引,我們就會給予獎勵。
我們也比較喜歡讓狗看起來更像人的特質。羅沙諾說,與擁有長吻和尖銳頭骨的祖先不同,現代的狗擁有圓潤的頭、大眼睛、飽滿的臉頰。牠們的內眉毛部位附近也有一塊肌肉,可讓牠們做出類似人類悲傷、好奇、喜悅的臉部表情。尾形說:「人類是以視覺為導向,所以臉部表情等視覺刺激會引發強烈的情緒反應。」正如另一項腦部影像研究所示,我們的腦也會對狗和人的臉部表情產生相似反應。
換句話說,依據羅沙諾的說法,狗非常可愛,就跟嬰兒一樣,至少我們的腦這麼認為。此外,牠們不僅像孩童一樣玩耍,例如追球及帶著動物玩偶在家裡到處走,思考方式也像幼童。羅沙諾說,畢竟牠們擁有兩到三歲兒童的認知能力。還有一項研究顯示,許多人將狗視為如同人類嬰兒的脆弱動物,無法充分保護自己。
如果你是寵物飼主,你不需要腦部掃描或血液檢查就能證明人狗連結像親子連結一樣,但那些檢查確實能成為佐證。
拉科斯說,儘管希歐和巴布卡不會對她說話,也永遠無法從中學畢業,但她依然願意做任何事來讓牠們飽足、安全又快樂。她說,這兩隻狗是她覺得必須負起全責照顧的家庭成員。「如果沒有牠們,我的家就不再是家了。」
延伸愈讀:無尾熊媽媽會讓孩子吃便便,這對牠們有好處 / 為了與我們溝通,狗狗演化出了水汪汪的眼睛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