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1915年,菲律賓馬尼拉的分類學家記錄到當地稱為「Kaladis Narig」的「橢圓葉青梅」(Vatica elliptica)。它生長於菲律賓南方民答那峨島的三寶顏錫布格省(Zamboanga Sibugay),此熱帶闊葉樹種不特別美麗但極為高挑,是該省特有種,列為瀕危級,且100多年來都被認為已然滅絕──直到現在。 重新發現該物種的過程彷彿大海撈針。菲律賓地熱大廠能源發展公司(EDC)於2009年開始率先研究,並在同年創辦了全國性的瀕危植物復育計畫(簡稱BINHI),作為該公司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EDC的吉貝(Roniño Gibe)表示:「橢圓葉青梅於1915...
港口的堤防、消波塊或潮間帶的礁石上經常能見到許多附著在上的生物。其中較常見的是遠看像螺貝類,近看像小火山的藤壺。藤壺其實是和蝦、蟹較接近的甲殼類動物,幼生時期在海水中浮游,成體則附著在硬底質之上。幾乎所有的藤壺成體都不會移動,但附著在海龜身上的「龜甲藤壺」(Chelonibia testudinaria)是個特別的例外。 小琉球海龜「藤壺姐」 2017年10月,臺灣小琉球北側海域記錄到一隻身上長了許多藤壺的綠蠵龜。當時牠非常害羞,無法輕易接近。同年11月牠移動至小琉球西北側海域定居,漸漸接受潛水員靠近,因此才開始能記錄到牠身上藤壺的影像。 從拍攝的影像中可看出,海龜身上總共附...
家人團聚的農曆春節,餐桌上豐盛的年夜飯難得的團圓時刻話題熱絡,長輩的祝福、子女的關心照顧,長久的文化累積讓除夕夜的記憶不同於過往三百多個夜晚。人們在乎氛圍,每一道年菜都有著「年年有餘」、「健康長壽」的喜氣與祈願,但這一切的氛圍似乎都與實際的海洋、自然環境無關。 農曆春節「年獸」從大海上岸了 大年初一(1/25)接近中午,收到訊息詢問我「是否在花蓮?是否有空到長濱現場支援?」隨即傳來兩張鯨豚擱淺的照片;由於臺灣沿海經常有鯨豚擱淺的消息,原本不以為意,在點開照片後態度完全翻轉。照片中的海巡人員對照到擱淺在海灘上的鯨豚,可以看出鯨豚體型的巨大是我不曾有過的救援經驗,還有明顯的喉腹摺(th...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