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生物學家、保育人士兼探險家莎嘉.鄧契(Sacha Dench)因乘飛行傘追蹤天鵝遷徙,獲得「天鵝人(the human swan)」的稱號。她的下一次飛行任務,是追蹤在歐洲和非洲間遷徙7000公里的魚鷹。 「要讓人們關心遷徙物種確實很困難,因為牠們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責任。」創立無國界保育組織(Conservation Without Borders)並於今年被任命為聯合國遷徙物種大使的鄧契說,「除非鳥類在該國繁殖,否則牠們不會被納入一個國家的行動計畫中。但是我們需要從物種的飛行路線或遷徙軌跡來規劃保育工作。」
美國3、4月份的居家防疫令,讓山獅等大型動物的車禍死亡率最多跌了58%。 當人類活動受COVID-19影響而大幅減緩,部分野生動物卻因而得益,好比美國部分地區的路殺事故數量正急遽下滑。 美國道路的交通量在3、4月的封鎖高峰期,降幅達73%之多。與此同時,如鹿、馬鹿、駝鹿、熊,以及山獅等大型野生動物的致命碰撞事故,也驟降58%;甚至是狗、綿羊與其他馴化動物也有雷同的情況。 這分報告發表於6月26日,其主要作者,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道路生態中心(Davis Road Ecology Center)的副主任弗雷澤.希林(Fraser Shilling)表示:「人們閉不出戶的時間愈...
從太空所見的地球,是一顆美麗璀璨的藍色行星,佔了三分之二面積的浩瀚海洋,不僅是孕育萬物生命的重要發源地,也主宰著地球所有生態體系的平衡。就從此刻起,大家一起認真守護海洋,讓人類和其他生命都能擁有永續美好的未來。 人類雖然並非如同魚類生活在海洋世界,但與大海的連結一樣十分緊密。海洋除了提供我們賴以生存的豐富資源,以及做為貿易運輸、世界各地往來的交通媒介之外,更重要的是,許多生態體系的運作,得由海洋來協助維持平衡。 沒有海洋,地球就不會有生命 以往我們常稱森林為「地球之肺」,因為森林裡的植物能經由光合作用釋放出大量的氧氣、吸收二氧化碳,達到淨化空氣的作用。事實上,面積比陸地大上許...
波索湖(Lake Poso)是位於印尼東部山區的古老湖泊,附近曾發生數波嚴重的宗教衝突事件,造成上百人死亡、上千人流離失所。因此當地領袖迫切希望藉由開發計畫,開創光明的未來。 2005年,地方官員開啟一項耗資7億美元的水力發電廠水壩計畫。他們希望藉此讓互相敵對的宗教社群團結起來,一起帶領蘇拉威西島邁向21世紀的綠能未來。 當地居民同意提供土地給這個三階式、總裝置容量達515千瓩(MW)的水壩使用。他們當時認為割地建水壩已經是整個計畫中最困難的部分。然而,這項計畫不只沒能修復歷史傷口,有些地方居民如今認為,開發計畫反而對他們的社區與生計造成新的威脅。 當地居民反水壩:恐將破壞生...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