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NASA:去年全球1/4人遇破紀錄高溫 2021極端天氣事件一次看
Jan. 26 2022

NASA:去年全球1/4人遇破紀錄高溫 2021極端天氣事件一次看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美國航太空總署(NASA)和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新公布的年度分析發現,2021年是有紀錄以來第六熱的一年,也是全球近1/4人口經歷了破紀錄高溫的年份,且全球氣溫比工業化前平均水準高攝氏1.1度。

把生機還給自由流動的河 挪威炸毀閒置水壩 復育河流和魚群
Jan. 24 2022

把生機還給自由流動的河 挪威炸毀閒置水壩 復育河流和魚群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挪威即將炸毀特羅姆薩河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水壩,將洄游路線還給魚群。五年來持續倡議要拆除舊大壩的挪威釣魚俱樂部(Gudbrandsdal Sportsfiskeforening)成員托雷.索爾巴肯(Tore Solbakken)說:「我很開心,這一切都是為了復育河流和魚類族群的健全。」

2021是史上最熱一年嗎? 超過400個氣象站破高溫紀錄 臺灣也上榜
Jan. 21 2022

2021是史上最熱一年嗎? 超過400個氣象站破高溫紀錄 臺灣也上榜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許芷榕 編譯;黃鈺婷 審校 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專門研究極端天氣的氣候學者麥斯希姆諾.埃雷拉(Maximiliano Herrera)表示,去(2021)年全球有400多個氣象站打破了單日的歷史最高溫記錄。此外,臺灣東部的太麻里測站在去年8月11日記錄到攝氏40.6度,也被列入創高溫紀錄的國家之一。

2021年珊瑚監測結果 海保署:小琉球等七處海域「失能」
Jan. 20 2022

2021年珊瑚監測結果 海保署:小琉球等七處海域「失能」

整理:劉庭莉(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海保署1月13日公布「臺灣珊瑚監測調查成果」,共調查臺灣周邊及離島31個地點、62處珊瑚覆蓋率及藻類與珊瑚比例調查,結果顯示,有33處狀態健康或穩定,但是北部卯澳淺礁、南部萬里桐深礁及小琉球部分地點屬於「失能」。 海保署推測,原因可能為觀光遊憩的踩踏或破壞,加上近年氣候變遷衝擊加劇,例如2020年海洋熱浪導致全臺海域珊瑚大白化事件,至今尚未能恢復。

水生植物也耐旱? 林試所與美合作 解密「臺灣水韭」罕見光合作用機制
Jan. 16 2022

水生植物也耐旱? 林試所與美合作 解密「臺灣水韭」罕見光合作用機制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具有「水陸兩棲」能力的臺灣水韭,為臺灣特有的原始石松類植物,全臺只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夢幻湖可見到它的蹤影。如今科學家進一步揭開神祕面紗,林試所1月10日宣布,臺美研究團隊自2018年起對臺灣水韭進行基因組定序,發現臺灣水韭與沙漠植物類似,都可在夜間吸收二氧化碳進行「景天酸循環」光合作用。 研究成果已在去(2021)年11月正式刊登於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林試所表示,未來也將擴大研究範圍,探討其他水生植物是否也能行「景天酸循環」。

林下經濟飄茶香 再添臺灣山茶生力軍 三品系區域限定更要友善栽植
Jan. 13 2022

林下經濟飄茶香 再添臺灣山茶生力軍 三品系區域限定更要友善栽植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為臺灣人工林經營增添香氣!農委會林務局宣布,正式將臺灣山茶納入林下經濟品項,三年即可採摘、收成;同時,政府跨部會協調開放,保安林範圍私有地主或國有林承租人,於顧及保安林功能前提下,也適用林下經濟經營、容許兼營。

虎年老虎安心過馬路 全球生態廊道日益普及 有效減少野生動物路殺
Jan. 10 2022

虎年老虎安心過馬路 全球生態廊道日益普及 有效減少野生動物路殺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隨著人類在地球上的足跡不斷擴大,道路將棲地切得支離破碎,為野生動物建造的生態廊道近年也愈來愈普及。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