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侵略者來襲!深具破壞力的獅子魚正式進攻巴西海域
Sep. 12 2022

侵略者來襲!深具破壞力的獅子魚正式進攻巴西海域

入侵物種獅子魚在當地沒有天敵的情況下,已經嚴重破壞了佛羅里達和加勒比海地區的生態平衡,現在牠們的分佈範圍更蔓延到巴西。

降低人均物質消費量 環署召開零廢棄社會溝通 民間踴躍發聲
Sep. 09 2022

降低人均物質消費量 環署召開零廢棄社會溝通 民間踴躍發聲

整理:林郁宸(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地球人口不斷增加,全球資源使用量自1970年至今成長了三倍以上,並預期在2060年時,持續增長至目前使用量的1.5倍。而在臺灣,每年產出的廢塑膠約有101萬噸,卻僅有四成回收再利用。未來如何停止資源浪費?隨著我國宣示2050淨零排放,也喊出「資源循環零廢棄」。 物質消耗和碳排放息息相關。根據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MF)的報告,目前碳排放總量有超過四成來自於產品製造項目,透過碳捕捉和封存等技術可減少55%的碳排放,然而剩餘的45%必須仰賴循環經濟才能有效達到淨零排放目標。

曾籌組猛瑪象復活團隊 美基因公司這次要讓袋狼重回野外
Sep. 08 2022

曾籌組猛瑪象復活團隊 美基因公司這次要讓袋狼重回野外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林大利 審校 袋狼(Thylacine/ Tasmanian Tiger,學名:Thylacinus cynocephalus),又稱塔斯馬尼亞之狼,2000年前在澳洲大陸近乎滅絕。雖然澳洲南邊的塔斯馬尼亞島仍可找到袋狼的蹤跡,但牠被視為綿羊殺手。1930年,最後一隻野外的袋狼慘遭滅絕。 袋狼雖然是掠食者,但牠的滅絕卻讓當地生物多樣性降低和生態系統劣化。《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曾籌組猛瑪象復活團隊、以復育滅絕物種為目標的 「巨大生物科學公司」 (Colossal)再次將目標指向袋狼。該公司正在籌組專家團隊,希望讓袋...

改名後美味加倍? 鼓勵吃光外來種 伊利諾州替亞洲鯉魚改名「COPI」
Sep. 04 2022

改名後美味加倍? 鼓勵吃光外來種 伊利諾州替亞洲鯉魚改名「COPI」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黃思敏 編譯;林大利 審校 為抑制湖泊、魚塭中藻類、水草與浮游生物的生長,美國於1970年代引進亞洲鯉魚。數十年間,亞洲鯉魚數量與分布範圍快速擴張,從密西西比河至伊利諾河,一路入侵至美國與加拿大接壤的五大湖區,對當地生態造成嚴重威脅。政府曾嘗試以毒素、網撈、電擊等方式撲殺亞洲鯉魚,但效果有限,反而誤殺珍貴的原生魚種。 美國專家向中國取經,尋找防治亞洲鯉魚的方法。其中最可行、經濟的方法就是鼓勵漁民捕撈。但美國人不愛吃亞洲鯉魚、也不愛牠的加工品與料理,導致漁民捕撈意願不高。於是,伊利諾州政府想出了奇招。

科學家開發新型樹脂 製成風機葉片後可回收做成小熊軟糖
Sep. 03 2022

科學家開發新型樹脂 製成風機葉片後可回收做成小熊軟糖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 審校 風靡全球、Q彈有嚼勁的小熊軟糖是許多大朋友的童年回憶。你能想像嗎?未來小熊軟糖的製作材料可能來自回收的風機葉片。美國科學家正在研究新型的複合樹脂,這種樹脂做成的風機葉片在到達使用期限後,可回收再製成小熊軟糖。

雨水珍貴卻含毒 「PFAS雨」降臨全球 西藏、南北極無一倖免
Aug. 26 2022

雨水珍貴卻含毒 「PFAS雨」降臨全球 西藏、南北極無一倖免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陳文姿 編譯;許祖菱 審校 《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研究人員更清楚掌握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的危害後,許多國家已調降飲用水中PFAS的建議標準。根據最新發布的水質指引,全球的雨水均不合飲用水建議標準。 研究人員警告,近幾十年來,PFAS經由水道、海洋、土壤和大氣在全球散播,連地球上最偏遠的南極洲和青康藏高原都無法倖免。 PFAS是一系列人工合成化學的統稱,它存在環境中的壽命極長,而有「永遠的化學品」之稱。PFAS具有不沾、防水、防油等特色,在日常使用的爆米花袋、鐵氟龍不沾鍋、雨衣、消防泡沫、甚至衣服上都有它的蹤...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