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林大利 審校 袋狼(Thylacine/ Tasmanian Tiger,學名:Thylacinus cynocephalus),又稱塔斯馬尼亞之狼,2000年前在澳洲大陸近乎滅絕。雖然澳洲南邊的塔斯馬尼亞島仍可找到袋狼的蹤跡,但牠被視為綿羊殺手。1930年,最後一隻野外的袋狼慘遭滅絕。 袋狼雖然是掠食者,但牠的滅絕卻讓當地生物多樣性降低和生態系統劣化。《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曾籌組猛瑪象復活團隊、以復育滅絕物種為目標的 「巨大生物科學公司」 (Colossal)再次將目標指向袋狼。該公司正在籌組專家團隊,希望讓袋...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黃思敏 編譯;林大利 審校 為抑制湖泊、魚塭中藻類、水草與浮游生物的生長,美國於1970年代引進亞洲鯉魚。數十年間,亞洲鯉魚數量與分布範圍快速擴張,從密西西比河至伊利諾河,一路入侵至美國與加拿大接壤的五大湖區,對當地生態造成嚴重威脅。政府曾嘗試以毒素、網撈、電擊等方式撲殺亞洲鯉魚,但效果有限,反而誤殺珍貴的原生魚種。 美國專家向中國取經,尋找防治亞洲鯉魚的方法。其中最可行、經濟的方法就是鼓勵漁民捕撈。但美國人不愛吃亞洲鯉魚、也不愛牠的加工品與料理,導致漁民捕撈意願不高。於是,伊利諾州政府想出了奇招。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陳文姿 編譯;許祖菱 審校 《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研究人員更清楚掌握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的危害後,許多國家已調降飲用水中PFAS的建議標準。根據最新發布的水質指引,全球的雨水均不合飲用水建議標準。 研究人員警告,近幾十年來,PFAS經由水道、海洋、土壤和大氣在全球散播,連地球上最偏遠的南極洲和青康藏高原都無法倖免。 PFAS是一系列人工合成化學的統稱,它存在環境中的壽命極長,而有「永遠的化學品」之稱。PFAS具有不沾、防水、防油等特色,在日常使用的爆米花袋、鐵氟龍不沾鍋、雨衣、消防泡沫、甚至衣服上都有它的蹤...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