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標籤
共 31 筆相關資料
天文學家尋找生命的過程中,不只對天空有更廣闊的認識,也獲得新的視角看見過去可能錯過的事物。 撰文:蕾貝卡.波以爾 REBECCA BOYLE 哈米德.瓦利薩德根身為美國航太總署的機器學習專家,曾經訓練演算法檢查太空人的視網膜血管影像,協助了解微重力下的視力變化。這是很重要的工作,但瓦利薩德根始終不減童年對星空的愛,揮不去想要研究星星的念頭。 「我可以望著天空看上幾個小時,思索生命的意義,想著我們是不是這個廣闊宇宙裡的孤獨存在。」他說。然而一開始,他的太空科學同事似乎不太願意接受利用人工智慧當作探索宇宙的工具。這或許是因為高等演算法的運算過程並不透明。精密A...
宇宙的數學特性引發一些宇宙學家的思考:我們的宇宙是否可能誕生於黑洞之中? 在夜晚仰望星空時,人們很容易想像宇宙無邊無際,然而宇宙學家清楚,宇宙其實是有界的。 首先,他們最精確的模型顯示,時空曾有一個起點,一個被稱為「奇點」(singularity)的微小次原子點。這個極端高溫、高密度的奇點在大霹靂(Big Bang)時迅速膨脹。其次,我們可觀測的宇宙受到所謂「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的限制,這是一個懸崖般的界限,由於宇宙膨脹的速度超過光速,即使是最先進的望遠鏡也無法觀測到這個範圍以外的情形。 「奇點」與「事件視界」同時也是黑洞的重要特徵。這些遍布宇宙的重力巨獸...
超新星事件成因除了是大質量恆星死亡前最後放出的光芒,近期由美國哈佛和史密森天文物理中心 (CfA) 和麻省理工學院 (MIT) 領導的團隊利用AI發現,恆星旁的伴星也能觸發超新星爆炸。只不過,這顆伴星竟可能是一個黑洞!相關論文於8月13日發表於最新一期的《天文物理學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這個奇怪的超新星爆炸事件編號為SN2023zkd,是由史維基瞬變探測器(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ZTF)在2023年7月所發現。ZTF天文台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可見光和紅外線波段探測亮度迅速變化的瞬變天體,例如超新星、伽馬射線爆、中子星合併...
大型強子對撞機改變了粒子物理學,而如今科學家們正在構思更強大的超級對撞機。由於建設超級對撞機需要龐大的資金與時間,科學家們轉向以更便宜、自然的替代方案來尋找暗物質和其他難以捉摸的粒子。在一篇新論文中,研究團隊描述了超大質量黑洞如何創造一個緻密的環境讓粒子以相對論性速度旋轉並相互碰撞,釋放出地球上可偵測到的其他粒子。 這項研究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其結果可能有助於補足像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這類研究設施所需的數十億美元經費和數十年建造時間。粒子加速器以近光速將質子及其他亞原子粒子互相撞...
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雖然不像宇宙深處那些吞噬氣體的巨獸那樣貪婪,但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的最新發現顯示,這個黑洞周圍正在上演一場壯觀的「煙火秀」。 JWST在兩個近紅外波段的觀測數據記錄到,這個黑洞周圍發生的宇宙閃焰亮度與持續時間皆有所變化。研究人員表示,環繞黑洞的高溫氣體吸積盤每天約會釋放五到六次大型爆發,並在此期間伴隨數次較小的爆發。「我們無法找到這些活動的特定規律,看起來是隨機發生的。每次觀測,這個黑洞的活動模式都令人興奮,總是帶來新的驚喜。」研究的第一作者Yusef-Zadeh表示。 影片: NIRCam所攝之人馬座 A*影像 。Credit: Farh...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創建了一個旋轉的等離子體圓盤(Disk of Plasma),可模擬在黑洞周圍發現的吸積盤和形成中的恆星。該實驗能更準確模擬在這些等離子體圓盤中發生的情況,可幫助研究人員發現黑洞是如何形成,以及塌縮的物質是如何形成恆星。 當物質接近黑洞時,它被加熱,成為等離子體,又稱為電漿,是一種由帶電離子和自由電子組成的第四種物質狀態,它開始旋轉後形成一個稱為吸積盤的結構。旋轉導致離心力將等離子體向外推,而黑洞的引力則將其拉入,從而達到平衡。 這些圍繞軌道運行的等離子體的發光環存在一個問題:如果物質被困在軌道上而不是落入黑洞中,黑洞將如何生長?主流理論認為...
2019年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合作發布了第一張黑洞剪影的直接圖像。現在,科學家使用一種新的機器學習技術來重新處理原始數據,以揭示圍繞M87*黑洞旋轉的熾熱橙色物質的更清晰的圖像。 EHT的天體物理學家莉亞.麥德羅(Lia Medeiros)提到,透過新的機器學習技術PRIMO,可以實現EHT陣列的最大解析度。由於我們無法近距離研究黑洞,圖像中的細節愈多愈能更加了解真實的黑洞狀態。圖像中環的寬度現在縮小了大約1 / 2,這將對我們的理論模型和引力測試達到強大的約束。 M87*所在的星系室女A星系,又稱梅西耶87(M87)...
用有限資源完成不可能任務 2022 年 5 月 12 日是個大日子,這天人類終於獲得了第二顆黑洞的觀測影像!這顆黑洞稱為人馬座 A 星(Sagittarius A*, Sgr A*),它就位於我們銀河系家園的中心。為了成功拍到 Sgr A* ,天文學家必須克服重重困難,包含黑洞周圍的環繞物質變動太快,或是宇宙塵埃與星雲的雜訊干擾等。不過,黑洞和我們日常生活有關嗎?為什麼看見黑洞這麼重要?科學家又是如何找到這顆黑洞呢?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通信研究員賀曾樸院士,請他解答我們對於黑洞的各種好奇!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