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標籤

#專題報導

共 496 筆相關資料

來自白堊岩的水
環境與保育|
May. 01 2024

來自白堊岩的水

從白色多孔的岩石湧出來的水,形成了英國的白堊溪流,深受釣客和詩人的重視和喜愛。現在護溪人士涉入其中,要維護它們的蓬勃生機。 撰文:亞當.尼可森 Adam Nicolson 攝影:查理.漢米爾頓.詹姆士 Charlie Hamilton James   踏入英國一條白堊溪流的水中,溪水達1公尺深,置身於柳樹和赤楊的樹蔭下,你的膝蓋和大腿感受到水的壓力與冰冷。 陽光穿透溪水,腳下的溪底礫石映出點點光斑。你周圍的溪水持續平靜流動,水流總是安穩。由於白堊岩的溪流是由泉水挹注,很少摻入淤泥,因此能見度像水族箱一樣清澈。溪中的鱒魚宛如懸浮在空中。 這些溪流的特質來...

刻在岩石裡的故事
歷史與文化|
May. 01 2024

刻在岩石裡的故事

數千年來,原住民在遍及現今北美洲的地景上鑿刻、彩繪出他們的故事。今天,隨著愈來愈多藝術品的揭露,原民與非原民專家正將這項豐富的文化遺產呈現在世人眼前。 撰文:凱特.尼爾森 KATE NELSON 攝影:史蒂芬.阿瓦雷茲 STEPHEN ALVAREZ   關於古代原住民藝術品,我們不清楚的地方實在太多了。這些藝術品究竟是何時製作的?對創作者的意義是什麼? 然而,我們還是能從這些刻在岩石上、塗在石頭上、畫在泥土上,或是建在地面上的作品,了解到很多事情。或許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豐富多樣的美洲原住民社會在北美洲這塊很多部落習稱為「龜島」的大陸上,已經存在了幾萬年之...

真菌的奇妙世界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4

真菌的奇妙世界

真菌就在我們的體內、體表和周圍。該是認識和運用我們身邊各種奇妙真菌的時候了。   植物相。動物相。真菌相。 把真菌認定為大自然中一個單獨的界,理由很簡單:少了真菌,地球上我們所認識的許多生命――從植物離開水域生存的能力開始――都不會存在。 菌根菌協助植物拓殖到地球的陸地上,已至少有4億年了,這要歸功於一項蠻基本的交換條件:真菌喜歡和各種動植物形成共生關係,並藉由攝食和向外擴張來移動。就現今大多數植物而言,這代表真菌就生活在植物的根系內,一邊代謝光合作用產生的醣類,一邊協助植物取得水分和關鍵養分。 從酵母菌、黴菌到蕈菇,真菌的多樣性不僅非比尋常,還比植物和...

大自然的奇異便車客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4

大自然的奇異便車客

真菌突然出現在新地方,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撰文:莎拉.吉本斯 SARAH GIBBENS 攝影:阿戈拉斯托斯.帕帕札尼斯 AGORASTOS PAPATSANIS   安.普林格爾在舊金山北部托馬雷斯灣州立公園的田野樣點調查蕈菇時,發現自己陷入困境。她被一片菇海包圍了:那是別稱死帽蕈的毒鵝膏(Amanita phalloides),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蕈菇之一。普林格爾說:「我無處落腳,不管怎樣都會踩到。那真的是死亡之谷。真正菇滿為患。」 那是20年前、普林格爾還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做研究的時候,而她現在已經是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真菌學家了。儘管分布廣泛...

隱藏的那一界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4

隱藏的那一界

真菌不僅僅是蘑菇而已,這種生物和人類的關係,比和植物的關係更密切。儘管真菌在生命樹上已被認可為自成一界,科學家認識的卻僅是其中一小部分。 設計:傑森.崔特 JASON TREAT 繪圖:凱蒂.威德曼 KATYI EDEMANN

我們體內的真菌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4

我們體內的真菌

解鎖古老健康解方的鑰匙,是否就藏在真菌界? 撰文:蘭頓.庫克 LANGDON COOK   兩年前,深入研究癌細胞的醫學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發現了癌細胞奇特而令人意外的鄰居:真菌。但這些真菌並不只是住在腫瘤附近而已――還提供了線索,能判斷這種癌症到底有多致命。和結腸癌相關的念珠菌可預測轉移性增生,而若是和消化道癌一起,則和低存活率有關。 究竟是真菌助長了癌症、還是癌症不知怎麼地孕育了真菌,現在要知道都還太早。但這些發現至少指出,或許有一種新方法能為患者及早作出診斷,並更了解預後情況。 紐約的威爾康乃爾醫學院免疫學家伊里安.伊里耶夫是把真菌和癌症連結起來的研...

栽培時尚的未來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4

栽培時尚的未來

菌絲織品的世界裡,也孕育著生態友善的文化轉變。 撰文:基里.納森 GIRI NATHAN 攝影:馬冠群 PHYLLISMA   在今天的羅馬尼亞,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工匠從事這種據信有數百年歷史的手工藝了。他們會在森林中尋找木蹄層孔菌,這種真菌長在樹上,會向外長出寬數公分的層架狀菇體。把這種蕈菇從樹幹撬下,用鐮刀縱向削成一條條薑餅色的細條,再將之搥打、拉展,就會變成像毛氈的寬薄片,稱為「阿瑪多」,可製成帽子、包包、珠寶和裝飾品。 這些產品既美觀又環保,只不過需要辛苦地尋找材料和製作。早在1903年,在現今阿拉斯加州的特林吉特族工匠就會運用堅韌的草蓆狀材料做成袋子...

石磚上的驚人聖經場景
歷史與文化|
Apr. 01 2024

石磚上的驚人聖經場景

一座羅馬時代的猶太會堂近期完成考古發掘工作,展露出精美的馬賽克鑲嵌畫,也顛覆了古猶太生活長久以來給人的認知。 撰文:安.R.威廉斯 ANN R. ILLIAMS 攝影:保羅.維佐尼 PAOLO VERZONE   考古學家裘蒂.馬格內斯在2010年夏天爬上那座晴朗的山丘頂,俯瞰著加里利海,當時她心中並不確定能在這裡找到什麼。這個遺址位於以色列東北部,是古猶太村莊胡科克的所在地,但此時地面上只剩一大堆數百年前的建築石塊、現代的雜物垃圾,以及野芥菜植株。 馬格內斯是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教授,專研早期猶太教,也是國家地理探險家,多年來在以色列領導過許多發掘工...

沙漠裡的時尚墳場
歷史與文化|
Apr. 01 2024

沙漠裡的時尚墳場

來自全球許多暢銷品牌的廢棄衣物,成堆躺在智利的亞他加馬沙漠裡。這些衣物如何淪落到那裡,訴說著現代快時尚的故事。 撰文:約翰.巴特雷特 JOHN BARTLETT 攝影:塔瑪拉.梅利諾 TAMARA MERINO   智利北部的亞他加馬沙漠從太平洋岸延伸到安地斯山脈,橫跨一片荒蕪的橘紅色岩石峽谷與山峰。這裡是地球上數一數二乾燥的沙漠,因此也成為觀星迷一生必遊的景點之一,為的正是那澄澈無比的夜空。也因為這荒蕪嶙峋的地貌實在太像火星,甚至引來美國航太總署的注意,到這裡測試探測車。 但亞他加馬還有一個沒那麼美妙的名聲,就是全世界成長最快速的棄衣堆之一。這都是因為被稱...

飛出一片天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4

飛出一片天

來看野生美洲鶴15J艱辛的首次遷徙之旅。這種罕見的鳥類每年必須越過北美洲,飛行將近8000公里,才能確保物種的存續。 撰文:芮內.埃伯索爾 RENE EBERSOLE 攝影:麥可.福斯伯格 MICHAEL FORSBERG   我們與國際科學家團隊一起搭乘直升機從250公尺的空中俯瞰廣袤的寒帶針葉林,加拿大的伍德野牛國家公園也在這片森林內。其中一名科學家突然大喊著提醒我們:「九點鐘方向有鳥!」 直升機駕駛保羅.史普林將機身轉向左方並傾斜,使大家能更清楚地看見一望無際的無數水潭之一。我們從空中看見溼地中央有一對雪白的斑點,不過若從地面高度看時牠們約有1.5公尺...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