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上下四方

共 619 筆相關資料

控制色彩的科學
科學與新知|
Dec. 01 2020

控制色彩的科學

捕獲新知 控制色彩的科學 化學家和物理學家正在嘗試各種方法,讓受到自然啟發的色彩變得更加鮮豔強烈。 撰文:莎拉.吉本斯   正是閃蝶明亮燦爛的藍色啟發了安德魯.帕內爾和他的同事。由於對閃蝶天生的鮮豔色彩印象深刻,這些物理學家和化學家開始研究如何產生同樣引人注目的色彩──不是使用顏料,而是改變物質本身的化學組成。「我們能夠模擬大自然產生這些顏色的過程,像蝴蝶一樣創造出這些非常美的色素。」帕內爾說;他在英國雪菲爾大學的實驗室研究所有在彩虹中出現的顏色。 色素是透過吸收某一特定波長以外的所有光來產生色彩。相反地,在改變分子排列後產生的色彩,只會反射某...

致我的世代
科學與新知|
Nov. 01 2020

致我的世代

致我的世代 我們在COVID-19、經濟與社會動盪、氣候變遷的陰影下邁入成年。我們不太覺得自己是Z世代或千禧世代──有些人喜歡稱我們為倒楣的一代。我們則說:別低估了我們克服困難的能力。 撰文:喬丹.薩拉馬 JORDAN SALAMA 攝影:傑基·魯索 JACKIE RUSSO   誰想得到居家令會讓那麼多人失去安身之處? 這就是我們這個世代的許多人──新冠疫情猛烈來襲之前才初嘗獨立與成年滋味的我們──在2020年春天的感受。 也許我們這些目前18至25歲的人需要一個名稱:感覺我們年紀小到當不成千禧世代,但也沒有年輕到能成為Z世代...

災難的一年
科學與新知|
Nov. 01 2020

災難的一年

災難的一年 新型冠狀病毒,或稱SARS-CoV-2、COVID-19,無論用什麼名稱,它侵襲了2020年、重挫了我們的防禦機制、主導了我們的生死。《國家地理》雜誌將在這期專刊中,探索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對科學、環境以及全球各地文化的影響。 撰文:辛西亞.戈尼 CYNTHIA GORNEY 攝影:丹尼.威爾考克斯.弗雷澤 DANNY WILCOX FRAZIER   今年──即本刊〈必須相信科學〉作者羅蘋.瑪藍慈.漢妮格筆下「這個災難的一年」──印尼中爪哇省有名男子用竹竿搭成柵欄,在一塊塑膠片上漆了「封鎖」兩字,擋住通往村莊道路的入口。比利時一名殯葬業者...

病毒攻擊模式
科學與新知|
Nov. 01 2020

病毒攻擊模式

病毒攻擊模式 專家仍在設法破解新型冠狀病毒潛入人體的途徑,以及人體免疫系統是如何過度反應而導致死亡。本文說明感染是如何開始:引發COVID-19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攻擊附著在人體許多重要細胞表面的蛋白質受體「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CE-2)」,其中包括肺部的第二型肺泡細胞。 製圖: 曼紐爾.卡那列斯、亞歷山大.史戴格梅爾   (點擊放大)

抗疫100天
科學與新知|
Nov. 01 2020

抗疫100天

抗疫100天 COVID-19是如何在不到三個月內,從中國境內的少數幾個病例爆發成全球大流行病? 製圖:曼紐爾.卡那列斯、艾琳.波曼-瓦波里斯    

尋找種植希望的方法
科學與新知|
Nov. 01 2020

尋找種植希望的方法

尋找種植希望的方法 COVID-19襲擊了我們,將我們熟悉的情況以令人迷惘與致命的未知所取代。有太多事已經改變。有太多事正持續改變。 那麼,若此時能看到完全出乎意料⋯⋯但從各方面來說都是好的事物,會有多令人愉快。一種異想天開的、美麗的、洋溢生氣的事物。 西班牙很早就受到COVID-19的重擊,並且封鎖了三個月。6月時,在巴塞隆納的利塞烏大劇院舉辦了一場演奏會,以慶祝限制趨緩。 而出席的是:2292株活生生的植物。 這些翠綠的觀眾,被請來聆聽弦樂四重奏團體表演賈科莫.普契尼的作品〈菊花〉。菊花是義大利人用來表達失去以及哀悼的花朵。 藝術家歐亨尼奧.安普迪亞希望...

直奔地球!給外星人的地圖
科學與新知|
Oct. 01 2020

直奔地球!給外星人的地圖

直奔地球!給外星人的地圖 不論是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1972年發送至太空的地圖,或是在2020年更新的地圖,都可能指引外星訪客抵達地球。這會是好事嗎? 撰文:娜迪亞.德瑞克、史考特.朗森   這張新地圖的新座標或許可以在未來大約10億年期間,更精準地指引外星生物來到地球。 半世紀前,天文學家設計了一幅可以從銀河系任何地方指向地球的地圖。然後他們把這幅地圖發送至太空,推論任何聰明到能攔截太空船的外星人,都有能力破解這幅地圖並找出它來自哪裡。 事實上在我出生前,這個故事就已經是我家族歷史中的一頁。我在成長過程中聽了關於這幅地圖的故事,...

從鯊魚的角度看世界
環境與保育|
Oct. 01 2020

從鯊魚的角度看世界

從鯊魚的角度看世界 隨著相機技術的進步,使用動物攝影機的目標始終如一:前往那些人類所不能及的地方。 攝影:馬克.希森   1906年7月號的《國家地理》雜誌主打偷拍的動物照片──一隻吃著點心的浣熊、一隻麋鹿、一隻跳躍的白尾鹿──牠們都觸動了一個裝置,觸發了閃光燈和相機快門。由自然攝影師兼美國國會議員的喬治.希拉斯所開發的這種「自動相機」,協助開啟了遙控拍攝野生動物的新時代。 超過一個世紀後,國家地理探索科技實驗室的工程師仍持續開發在大自然中拍攝動物的方法。現在的自動相機可以一次運作好幾個月;動物攝影機則輕到可以裝設在魚身上。這些設備拍下了地球上最瀕危...

新冠病毒對動物的衝擊
環境與保育|
Oct. 01 2020

新冠病毒對動物的衝擊

新冠病毒對動物的衝擊 撰文:娜塔莎.黛莉   當人類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不斷增加,動物的案例仍很稀奇。在這期《國家地理》雜誌出刊時,感染的物種用一隻手就能算得出來:獅子、老虎、家貓、狗、貂。寵物是從飼主身上得到病毒;大貓的感染可能來自於無症狀照顧者;而貂則可能是被皮草動物飼養場的工人或其他感染的動物所傳染。 康乃爾大學動物健康診斷中心的狄亞哥.迪爾說,這個人畜共通病毒來自於動物,但造成的基本上是人類疾病。如果這個由人類傳播的病毒會對動物的健康造成明顯威脅,他說,我們現在就會知道。 不過在下此定論前,我們對這個病毒仍有太多不了解。沒有證據顯示豢養的動物會...

從悲傷中生出堅毅
歷史與文化|
Oct. 01 2020

從悲傷中生出堅毅

從悲傷中生出堅毅 對這位攝影師來說,在場見證受疫情打擊者的力量,值得他賭上自己受感染的風險。 口述、攝影:丹尼.威爾考克斯.弗雷澤 整理:卡珊卓.斯普拉特林   我在底特律記錄新型冠狀病毒對該城居民衝擊的12 天內,拍了大約1 萬張照片。我盡可能做好防護,去了各種地方,例如城市公車,沒有本錢放棄工作的勞工得靠它們往返工作地點;我也來到房屋和公寓,人們在裡頭生活、彼此相愛,儘管疾病和失業威脅著他們的幸福;在葬禮上,家族成員必須輪流向親人道別──因為一次聚會不能超過十個人。 十個。切斯特.拉維特正好就有十個孩子。不僅如此,這位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和前郵差...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