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上下四方

共 619 筆相關資料

解放河流
環境與保育|
Mar. 01 2021

解放河流

解放河流 製圖:海瑟.加布里埃爾.史密斯、克莉絲汀娜.辛塔尼 自由奔騰的長河愈來愈少見了。這些蜿蜒的巨流本應支撐整個生態系,令其水域及周圍環境中的能量、物質和野生動物都能暢行無阻。但是數百年來,人類為了利用河流巨大的力量,不斷建造許多水壩和水庫等基礎建設,導致現今全球超過1000 公里長的河流,只有37% 仍自由流動。人類的影響包括建造水壩攔截泥沙,使其無法再自然地形塑河流與形成三角洲,以及控制水庫裡的水位,造成部分地區的水流量減少。這些阻礙對一條河流各處相連性的干擾程度不一,不過了解它們所造成的諸多後果,對於復原生態系至關重要。 (點擊放大)

活生生的歷史故事
歷史與文化|
Mar. 01 2021

活生生的歷史故事

活生生的歷史故事 在生活博物館中,有色人種扮演歷史上的人物,重新審視痛苦的議題,並分享他們自身的美國故事。 撰文:珍妮佛.巴爾傑、海瑟.格林伍德.戴維斯   休假時,紐約客契妮.麥克奈特可能會穿著內搭褲加T 恤或是非洲印花洋裝。但她在準備去工作時會花比較長的時間,穿上內搭上衣、束腹和三層襯裙,外面罩著棉長裙,再綁上布頭巾。 麥克奈特是21 世紀的非裔美國人,她是「不是你媽媽的歷史」組織創辦人,並且是一位歷史演繹者,專門扮演18 和19 世紀在美國遭受奴役的人與自由的人。她在生活博物館工作了將近十年,例如維吉尼亞州的「殖民地威廉斯堡」,她可能會在維吉尼...

從致命陷阱到藝術寶藏
歷史與文化|
Mar. 01 2021

從致命陷阱到藝術寶藏

從致命陷阱到藝術寶藏 攝影:艾斯特.露絲.姆巴巴齊   每個月兩次,保育生物學家杜提羅.穆敦巴和他的一些同事,都會連同烏干達野生動物管理局的員工,一起坐上四輪傳動車,任務是在烏干達西北部的默奇森瀑布國家公園,搜尋並移除那些用來殺死野生動物的鐵絲陷阱。最近的研究顯示,盜獵者在這個公園每平方公里中設置的陷阱數量,是全世界最多的。 這裡大部分的盜獵者以可提供肉類的羚羊、水牛或疣豬為目標,但大象、長頸鹿等動物也會掉進陷阱裡。位於公園北部的村莊是烏干達裡最貧窮的,許多陷阱是當地窮困的人設置的,因為他們需要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穆敦巴是國家地理探險家,他自2015...

永恆的鐘錶
歷史與文化|
Mar. 01 2021

永恆的鐘錶

永恆的鐘錶 當布蘭妮.妮可.考克斯需要零件或工具時,造訪五金行對她來說沒什麼用。 她是一名受過專業訓練的古董鐘錶匠,知道如何保存和修復古老鐘錶,以及稱為自動玩具的發條裝飾品(圖標1和8)。考克斯解釋:「我處理的物件,是在大量生產和螺紋加工等製程標準化之前創造出來的。」因此,當她需要更換可能已經停擺了一個世紀的精密機械當中的零件時,她會在位於西雅圖的工作室中自己打磨,使用的工具通常也是古董。她說:「這些工具富含技術與藝術。」—LYNNE WARREN (點擊放大)

溜索去趕集
歷史與文化|
Mar. 01 2021

溜索去趕集

溜索去趕集 一名攝影師記錄了某個受到滔滔巨河限制與外在改變威脅的傳統生活方式。 撰文、攝影:何夫杰   薩爾溫江在中國境內稱為怒江,是亞洲最後幾條無閘壩大河之一。大約20 年前,中國宣布將在怒江興建水壩。許多族群居住在中國西南這個稱為「三江並流」的地區,指的是流經這裡的怒江、金沙江(長江)與瀾滄江(湄公河),並因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2008 年我曾到過這裡旅行,在這個偏遠地區被永久改變前,記錄下這裡的故事。 我發現怒江沿岸幾乎沒有河灘地。村莊隱沒在河谷峭壁的高處;一條道路緊貼其中一側。橫越江面的橋梁很少。我看到當地人使...

我們是否為漫遊而生
旅遊|
Feb. 01 2021

我們是否為漫遊而生

我們是否為漫遊而生? 旅行不是理性的活動, 卻深植於你我的基因。本文告訴你為什麼你應該馬上著手規畫行程。 撰文:艾瑞克.魏納   我們已經見識過孤立的數位化生活,而我們都覺得不怎麼樣。我們的生命與地方相連,這點絕對不會改變。 最近我善加利用我的護照:用來當杯墊,墊在高低不一的桌腳下。給貓咪玩也很棒。 歡迎來到「失望大流行」。取消的旅行,或唯恐被取消而直接打消的旅行念頭。家族聚會、海外留學、慵懶的海灘假期。噗,沒了。因為一個小小的病毒而蕩然無存。 像這樣長久待在同一個地方對我們來說並不自然。旅行寫在我們的基因裡。在人類存在的大多數時...

湯瑪士.迪亞涅
環境與保育|
Feb. 01 2021

湯瑪士.迪亞涅

創新者 湯瑪士.迪亞涅 撰文:安妮.羅斯 攝影:瑞貝卡.黑爾   他希望「龜類的故鄉」能作為保育這種爬行動物的榜樣。 大約2 億6000 萬年之前,海龜和陸龜最早的祖先──身體圓鼓鼓的爬行類正南龜──從南非卡魯盆地的一個卵中誕生了。牠所演化出的後代散布全球,產生了現在的海龜和陸龜。 「非洲是龜類的故鄉,但牠們在這裡完全被忽視。」湯瑪士.迪亞涅說。他是國家地理探險家,也是自然環境保護主義者。在他的國家塞內加爾和非洲大部分地區,龜類都面臨了棲地消失和過度獵捕的危機,但是沒什麼人關注牠們的困境,迪亞涅說。他決心改變現狀,因此在過去25 年中...

更先進的太空馬桶
科學與新知|
Feb. 01 2021

更先進的太空馬桶

更先進的太空馬桶 美國航太總署(NASA)重新設計了太空馬桶,使它運作得更好,對女性太空人更友善。 在太空中,如何適當地處理人類排泄物一直很棘手。缺乏重力可能會導致排泄意外,在1969年的阿波羅10號任務中,地面控制人員剛好就聽到了這樣的對話──「快給我一張紙巾,」湯瑪斯.斯塔福德懇求其他太空人:「有塊糞便飄浮在空中。」 而最近,NASA自1993年以來首次送了全新設計的馬桶到國際太空站。這座更精美的馬桶跟前一代一樣利用吸力清除廢棄物,太空人使用手持漏斗或軟管排尿,並像平常一樣坐在馬桶上排便。但隨著愈來愈多女性造訪太空,新的馬桶座更適合女性的生理構造。它讓女性能更輕易...

雨中振翅的科學解析
科學與新知|
Feb. 01 2021

雨中振翅的科學解析

雨中振翅的科學解析 雖然雨滴對飛蛾或蝴蝶來說,似乎跟保齡球一樣大,但是牠們的翅膀卻如同一種能使雨滴碎裂的盔甲,具有防暴風雨的功能。 為了研究這種「超疏水」表面,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科學家拍攝了水滴撞擊飛蛾翅膀的高速影像。他們看到了水滴被翅膀上的蠟質塗層打散,接著被一排微小的突起刺穿,轉變成更小的水珠後滑落。 研究人員認為,或許能模擬這種防護結構,製造出更好的防潑水材料。—MAYA WEI-HAAS

火山閃電之謎
科學與新知|
Feb. 01 2021

火山閃電之謎

火山閃電之謎 近期的研究成果揭開了火山閃電背後複雜的反應過程。 撰文:艾琳.波曼-瓦波里斯 製圖:傑森.特里特 攝影:法蘭西斯科.內格羅尼   2015年4月,智利的卡爾布科火山發出轟然巨響,在幾乎無預警下爆發。充滿火山灰的羽流上升了23公里到大氣層中,引發一場產生數千道閃電的壯觀風暴。儘管羽流最高且威力最強大的火山爆發往往會產生最耀眼的閃電,但並非所有火山爆發都會引發閃電。 科學家正開始了解諸多引發閃電的複雜成因,其中火山爆發的強度及水分都是關鍵要素。近期阿拉斯加和印尼火山爆發的研究解釋了冰如何產生閃電,但促成閃電的冰或火山灰確切比例仍不清楚。...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