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Jul. 28 2025

古代人的牙齒比較整齊?為什麼現代人的齒列問題變多了?

  • 專家研究古代人頭骨之後發現,我們的祖先顎骨較寬,咬合不正的情況較少,因此進一步探討飲食和生活方式對於人類的臉部究竟有什麼影響。 Photograph by Alan/Adobe Stock

    專家研究古代人頭骨之後發現,我們的祖先顎骨較寬,咬合不正的情況較少,因此進一步探討飲食和生活方式對於人類的臉部究竟有什麼影響。 Photograph by Alan/Adobe Stock

1

你對自己笑起來的樣子滿意嗎?最新研究從飲食、演化和臉部解剖學的角度切入,一起來看看現代人的齒列問題與臉部變化是什麼原因。

為了擁有整齊的牙齒、笑起來更好看,有數百萬人忍受著戴牙套、使用橡皮筋的不便,甚至去做正顎手術。不過,人類一直都這麼容易有牙齒不整齊的問題嗎?研究顯示,可能並非如此。

雖然狩獵採集時期的人類祖先也有咬合不正(牙齒排列擁擠或錯位)的情況,但這種問題在現代人身上似乎更為普遍。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專家表示這問題並不容易解答,但有一個可能的罪魁禍首:我們的飲食習慣。隨著人類吃的東西從堅韌難嚼的天然食物,轉變成口感較軟、加工程度高的食品,咀嚼的負擔變少了,我們的雙顎也逐漸縮小。

現在,研究人員正在探討演化生物學、飲食和現代生活方式是如何改變了我們的臉部和笑容。

農業如何改造人類的臉

古代人跟我們的頭骨有顯著的不同。早期的狩獵採集者擁有強而有力的雙顎,能夠咀嚼較為費力的食物,像是堅韌的肉類、纖維多的蔬菜、種子和堅果等。不過在大約1萬2000年前,情況開始有所改變。隨著世界各地人類的維生方式從狩獵轉向農耕,飲食也發生了變化,加入了更多的穀物和農作物。

這些食物比較軟,加工程度較高,而且不需要經過很多咀嚼。華盛頓大學齒顎矯正學名譽教授蘇.赫林(Sue Herring)表示:「古代人可沒有冰淇淋或白麵包能吃。如果是從自然環境取得的食物,很可能比經過烹調和加工的食物難咬一點。」

飲食愈軟,顎骨承受的機械應變(因外力或肌肉牽拉產生的微小形變)就愈小。經過幾代的演化,我們的顎骨開始萎縮──從化石記錄可以看出這個趨勢。賓州大學牙醫學院基礎科學和轉譯醫學助理教授麥拉.萊爾德(Myra Laird)表示,這種縮小的情況,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屬於適應性的變化,而且是經過數千年演化的結果。「如果你不需要巨大的下顎骨,為了長出這塊骨頭耗費的大量能量就是多餘的浪費。」

然而,最近有些研究對這個假設提出了質疑。史丹佛大學的專家在2020年發表了一項研究,認為顎骨萎縮比較可能是每一代人內部的變化引起的,而不是因為長期的遺傳演化。研究報告中寫道:「人類顎骨變化的速度很快,尤其是最近幾個世紀的變化太快了,這不可能是進化的結果。」研究者指出,可能是其他跟生活方式有關的因素在顎骨發育過程中發揮影響作用,例如姿勢。

骨骼也對物理壓力具有高度反應性(即使在個人的一生當中也是如此),會在肌肉附著處增生強化。也就是說,肌肉使用量減少會導致骨骼強度降低。萊爾德引用了對蹄兔等非人類動物顱顏面生長的研究結果,指出:「如果你改吃流質飲食,就會減少使用肌肉,臉部也會發生一些變化。」

研究人員認為,這正是人類進入農業時代後發生的情況。「到了後農業時代,人類的咀嚼肌明顯減少,」萊爾德說:「這表示農業出現減少了進食系統的負擔。」最後導致大部分人類的口腔空間縮小許多。

顎骨變小可能導致齒列擁擠

那麼,如果將相同數量的牙齒放入較小的顎骨空間,會怎麼樣呢?可想而知,難免會出現牙齒擁擠與排列不正的情況。

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生物人類學助理教授茱莉.勞倫斯(Julie Lawrence)表示:「牙齒長出來的方式幾乎就像拉拉鍊一樣,顎骨會先往前移動,然後為牙齒騰出空間。」如果沒有足夠的空間讓牙齒萌出,牙齒可能會長不出來或擠在一起。顎骨較小時,第三大臼齒(也就是智齒)特別容易發生不萌發的情況。研究顯示,顎骨和牙齒大小不合,可能是導致後工業時代人類牙齒愈來愈不整齊的原因。

「空間減少是導致咬合不正和齒列不整的真正原因。」萊爾德表示:「現代人的咬合不正發生率大幅增加,而且所有族群都普遍有這個現象。」

但也有專家警告說,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儘管現代人的咬合不正發生率似乎有所增加,但在早期人科的頭骨中已有觀察到牙齒阻生和擁擠不整的現象。勞倫斯說,化石記錄有其侷限,代表性可能不足。「生長整齊的牙齒往往保存程度比較好。」她也補充,人類學資料並未考慮到牙齒缺失等干擾因素。

勞倫斯進一步指出,雖然後工業化時代的人類咬合不正現象「似乎確實有增加的趨勢」,但齒列的變化並非全部都能歸因於飲食。例如,嚴重的上顎突出或下顎突出是族群遺傳學的結果,「與工業化無關」。

還有許多因素也會導致牙齒錯位,包括環境條件或發育異常。有些族群在遺傳上更容易出現咬合不正。

歸根究柢,牙齒錯位這麼常見,某種程度上可能也是因為審美偏見。「現代社會對美觀問題比較敏感,」赫林指出:「我認為現代人對於咬合不正的認知,比以前任何時代都多很多。」

 

延伸閱讀:韓國「海女」演化出了能抵抗寒冷水溫的遺傳特徵 / 吃鹽過量的標準到底是什麼?答案比你想的還複雜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