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這串9000年前的項鍊非凡奪目,但它的主人是誰?
Sep. 03 2023

這串9000年前的項鍊非凡奪目,但它的主人是誰?

這件出土於約旦一處新石器時代墓葬的珠寶做工精美,反映出其年輕主人的顯赫身份。 2018年,考古學家在發掘約旦南部一處墓葬遺址時找到了特別的發現:數千顆由琥珀、綠松石、貝殼以及其他材料製成的串珠,還有一枚由珍珠母貝精心雕刻而成的環與赤鐵礦綴飾。 串珠出土地點位在巴賈(Ba’ja)村,大約7400年前至6800年前,這裡曾是屬於農人與牧民的村落。考古學家從1997年起就開始發掘此地,希望能從社會結構、工藝、農業等各方面更加了解當地的新石器時代住民。 經過五年的努力,研究人員不止將這些串珠重構為原本的模樣,即一條多串項鍊,同時也對項鍊的主人有了更多了解:這條由超過250...

如果你沒見過大象,到底要怎麼畫出來?
Aug. 22 2023

如果你沒見過大象,到底要怎麼畫出來?

中世紀的歐洲藝術家,只能仰賴對這種神奇野獸的口語和文字描述──結果造就了多采多姿、五花八門的誇張畫像。

國際小米年 臺北植物園將五種小米帶進城市裡
Jul. 28 2023

國際小米年 臺北植物園將五種小米帶進城市裡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小米是原住民視為有「靈」的傳統主食,各族都有小米相關的神話。氣候變遷下,小米也被視為耐旱的關鍵作物。今年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小米年」,為推廣小米知識與文化的復興,臺北植物園與南投卡里布安部落合作,在園區內開設「國際小米年傳統穀物與部落文化」展覽,也在民族植物區栽種五種來自部落的小米。

語言只是工具?別忘了感知複雜的自己!鄭毓瑜院士談漢字轉型
Jun. 30 2023

語言只是工具?別忘了感知複雜的自己!鄭毓瑜院士談漢字轉型

  回到 20 世紀初漢字轉型之際 什麼是語言?常聽到的答案有:語言是一種溝通工具,承載並傳遞人們的想法。但是語言如果真的只是單純的工具,為什麼我們常有「你怎麼不懂我」的挫折感?曖昧模糊的語言一直存在生活當中,但曾幾何時,我們漸漸忘卻語言的多元樣貌,開始追求定義明確的表達方式?中央研究院 112 年「知識饗宴—錢思亮院長科普講座」邀請院內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臺大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鄭毓瑜院士,以「多義性與如何現代—二十世紀初漢字轉型的思考」為題,帶我們回到 20 世紀初現代漢字轉型之際,探討語言轉型的背後發生哪些值得省思的故事。 ...

瑪黛茶是什麼?這種含咖啡因的飲料對你真的有好處嗎?
Jun. 19 2023

瑪黛茶是什麼?這種含咖啡因的飲料對你真的有好處嗎?

幾世紀以前,第一個製作出這種飲料的南美部落民族認為它是神的恩賜,如今仍有許多人同意這一點。

誰發明了馬拉松?這活動其實沒想像中古老
May. 29 2023

誰發明了馬拉松?這活動其實沒想像中古老

大部分人都相信馬拉松賽跑源自古希臘的一名信使,他為了宣佈戰勝波斯人的消息而跑了42.195公里。如果你也這麼認為,那你就錯了。

聽那石頭在說話:南方四島玄武岩的故事
May. 25 2023
Sponsored

聽那石頭在說話:南方四島玄武岩的故事

每年初夏,許多燕鷗從遙遠的熱帶飛來,集結在島上繁衍,待夏季結束,又帶著新生的孩子飛回南方。一千萬年前火山熔岩形塑的石頭,或許會忘了如此短暫的事件,但來過的鳥兒,卻總是記得石頭在哪,一再地回來,這裡就是澎湖的南方四島,包含東嶼坪、西嶼坪、東吉嶼、西吉嶼及其周圍鄰近小島嶼。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