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選擇愛地球 數位時代的人與生活
Jun. 24 2022
Sponsored

選擇愛地球 數位時代的人與生活

成立10年,已賣出上百萬條充電線的Avier,以影音與3C行動周邊在台灣市場站穩一方天地。然而,五年前他們卻踏上了一條不太一樣的路,決心突破傳統3C周邊產品的既有印象,為自己找到新的定位。 人與生活,就是他們思考的主軸。「我們本來是一個傳統的、專注於產品製造與販售的一個品牌,」林鴻文總經理說,但深入思考後發現「我們必須要有一些特質、必須要勇於創新,必須要願意承擔風險、改變現狀,不要讓生活太無聊,必須要有這樣的核心,才有辦法再往前走。」於是他們為自己的品牌訂立了一個新目標,也就是Why Be Dull,談的就是「不要安於現狀,要勇於突破與創新。」

海洋威脅又加一 科學家發現新型態塑膠汙染物:焦油塑膠
Jun. 22 2022

海洋威脅又加一 科學家發現新型態塑膠汙染物:焦油塑膠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 審校 研究人員在西班牙加納利群島中的特內里費島(Tenerife)海岸多次發現,波光粼粼的海水中藏著結塊、硬化的焦油,上面還點綴著微小的彩色塑膠碎片。 科學家很快地意識到,這種焦油和微塑膠的混合物和他們見過的任何其他塑膠汙染都不一樣。

保育也看外表? 新研究:「顏值」較低的魚種 滅絕風險較高
Jun. 22 2022

保育也看外表? 新研究:「顏值」較低的魚種 滅絕風險較高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林大利 審校 俗話說「人帥真好、人醜吃草」,近期一份新研究則發現,較「醜」的魚,受到人為威脅而滅絕的風險較高。 《獨立報》(The Indepedent)報導,法國蒙彼利埃大學(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學者主持的研究發現,瀕臨滅絕的珊瑚礁魚類往往「美感分數」較低,這表示如果人類傾向關注「比較漂亮」的物種,在保育工作中可能會忽視美感分數較低者。

淨零碳排納「藍碳」 海保署展開碳匯評估調查及復育
Jun. 16 2022

淨零碳排納「藍碳」 海保署展開碳匯評估調查及復育

整理:劉庭莉(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為因應氣候變遷,具備氣候調節功能的「藍碳」重要性日益升高,海保署近年針對具有強大碳匯功能的海草床、紅樹林、鹽沼及珊瑚礁等海洋生態系,進行相關監測調查、保育及復育行動,以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

全美首段「充電道路」將動工 邊開車邊充電不是夢
Jun. 14 2022

全美首段「充電道路」將動工 邊開車邊充電不是夢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 審校 《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全美第一段能為電動車無線充電的道路即將動工。雖然道路總長只有1.6公里,但如果計畫成功,這種充電方式可以幫助電動車在不增加額外電池的情況下,行駛更遠,並可能提升油車換電車的意願。這段位於密西根州的道路預計明2023年啟用。

人口僅1700的迷你島國 宣布保護100%經濟海域
Jun. 13 2022

人口僅1700的迷你島國 宣布保護100%經濟海域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林大利 審校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太平洋島國紐埃(Niue)宣布,將100%保護廣達31萬7500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海域(exclusive economic zone, EEZ),面積相當於越南國土大小。

鋸峰齒鯊
Jun. 08 2022

鋸峰齒鯊

我們在離羅德島岸邊幾公里處,遇到這條大青鯊游到我們的船邊查看究竟,於是我一把抓起相機跳進冰冷的水裡,想把握這個畢生難得的機會拍照。這隻鯊魚毫不怕生地湊了過來,讓我拍了一張露齒特寫。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NOV. 2025

核融合

追求無限能源的偉大夢想

核融合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