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入
AD
我家養的乳牛擁有寵物級的待遇。這頭白色乳牛的名字叫做「耳朵」,牠對自己剛生下不久的小牛感到很自豪,常當著我們的面舔舐孩子。小牛臉上的表情,彷彿是難為情地說:「媽,別鬧了!大家都在看!」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發現「雙頭斑馬」!?仔細看看,你是否也被視錯覺騙到了呢?攝於坦尚尼亞的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全民一起動動手,垃圾自帶走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陳文姿 編譯;許祖菱 審校 水獺浮在水上吃東西的可愛模樣萌翻很多人。新加坡水獺曾瀕臨滅絕,但在政府改善河川汙染後,不僅成功回歸,還適應良好。時常被拍到逛大街的畫面,也有幾次因闖入住家池塘吃魚、咬傷民眾而上新聞。 10月上旬,新加坡團隊成功將藏匿在住宅區、以池塘裡觀賞魚為主食的水獺遷往較易取得自然食物的地點。這是新加坡首次的水獺搬遷行動,搬遷的是三隻成年水獺跟三隻小水獺。參與計畫的專家特別澄清,這是考量小水獺生存的「最後手段」,主因是水獺家族的巢穴位置危險且缺乏自然食物來源。
我帶著相機在後院散步時,看到這些螞蟻正在搬運晚餐,準備帶回去和整個家族共享。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佛羅里達大沼澤地的一隻美洲短吻鱷寶寶,舒適地趴在媽媽的背上。這隻母鱷早在大約六個月前就在附近築巢,不過直到我拍下這張照片之前,都還沒有看過小短吻鱷爬到媽媽的背上。畫面中的小短吻鱷,看起來充滿了安全感。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大方面對鏡頭的栗鳶,攝於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孔巴托。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