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即刻救援
Apr. 29 2016

即刻救援

攝影:K. Hilgers 這頭象寶寶掉到一個水坑裡,並且努力掙扎著爬出來。牠絕望的母親費了兩個多小時,試圖拉牠一把,但卻沒有任何進展。阿多大象國家公園的管理員用一條繩子救了象寶寶。觀賞救援影片。(本作品來自〈你的觀點〉,同時收錄於每日精選App中20160304圖集。) 立即下載每日精選App收藏此影像 iPhone及iPad下載 Android手機下載 Andoird平板下載

森林危機
Apr. 29 2016

森林危機

--> 攝影:肖詩白 在寮國南爾國家保護區西側,當地兩位小女孩坐在山頭上休息。寮國境內的木材公司大多來自中國大陸,將木材輸入中國製成家具,導致保護區以外的森林被砍伐殆盡。 更多相關照片都在《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16年5月號報導〈追蹤東南亞兩棲爬蟲走私貿易〉。

寒冷的冬夜
Apr. 28 2016

寒冷的冬夜

攝影:Emanuele Zallocco 這是義大利錫比利尼山脈國家公園的卡斯特魯奇奧村,冬季低溫可達攝氏零下20度,村民只剩下十人。(本作品來自〈你的觀點〉,同時收錄於每日精選App中20160303圖集。) 立即下載每日精選App收藏此影像 iPhone及iPad下載 Android手機下載 Andoird平板下載

峨眉髭蟾
Apr. 27 2016

峨眉髭蟾

--> 攝影:肖詩白 峨眉髭蟾棲息於雨林地區,以螞蟻和昆蟲為食,是中國特有種,在繁殖季節時只有公蟾蜍的上唇會長出角質刺,繁殖時用來刺激母蟾蜍。因為雨林棲地消失,這種蟾蜍的數量逐漸減少。東南亞與中國南部許多兩棲爬行類動物或因棲地消失、或因走私盜獵,生存備受威脅。 更多相關內容都在《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16年5月號報導〈追蹤東南亞兩棲爬蟲走私貿易〉。

人造景觀中的大白熊
Apr. 26 2016

人造景觀中的大白熊

《白熊計劃》聚焦於人造環境與動物的關係上。在所有人為和人造景觀當中,針對圈養動物而再造的「擬自然空間」實為特異。這類的空間的設計同時要滿足居住者(動物)和觀者(人類)的需求,必須揉合「家」與「舞台」兩看似對立的元素。其中「白熊」與人造場景之搭配實為詭譎的視覺組合,亦象徵了當前人類與自然生態間的關係。在圈養機構有限的空間和預算下,家與舞台間的混搭似乎滋生著不安的美感,以及值得省思的展示動物問題。 在眾多當代動物議題中,「展示動物」、動物園等圈養機構頗具爭議。兩百年來,圈養機構的核心價值已從國家威權展示與遊憩,演變為「教育、保育與研究」等三大宗旨。此外,許多動物展示空間也從...

獅子飲水
Apr. 26 2016

獅子飲水

攝影:Robert Love 納米比亞埃托沙國家公園的獅子在水塘旁飲水。過去20年,人類的活動已使獅子的數量減少大約30%。(本作品來自〈你的觀點〉,同時收錄於每日精選App中20160302圖集。) 立即下載每日精選App收藏此影像 iPhone及iPad下載 Android手機下載 Andoird平板下載

北極熊家庭
Apr. 25 2016

北極熊家庭

攝影:Andy Skillen 兩週前,在瓦布斯克國家公園裡,這隻北極熊媽媽才從冬天的獸窩走出來,身旁帶著兩隻剛出生不久的北極熊寶寶。在這片白色大地上面對攝氏零下50度的寒冬,在牠跋涉前往哈德遜灣捕獵海豹之前,夕陽的光芒照亮了北極熊家庭的身影。(本作品來自〈你的觀點〉,同時收錄於每日精選App中20160301圖集。) 立即下載每日精選App收藏此影像 iPhone及iPad下載 Android手機下載 Andoird平板下載

NOV. 2025

核融合

追求無限能源的偉大夢想

核融合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