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攝於日本長野。Photograph by Takeshi Marumoto 於開普敦西蒙鎮沿岸的海帶林,拍攝到這隻尖吻七鰓鯊。Photograph by Tracey Jennings 肯亞西南部的馬賽馬拉,日出映襯黑斑玲的輪廓。Photograph by Kellie Netherwood 這張是遠在巴芬島沿岸戴維斯海峽海冰上拍攝的照片。北極熊媽媽與寶寶掛在冰山上。北極熊與冰山相較之下顯得渺小,不禁讓人想到北極熊的生態危機。Photograph by John Rollins 南喬治亞柔和的日出、艷麗的山峰與早起的國王企鵝。拍攝時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抗拒拍攝企鵝特寫的誘惑...
一群北美母蠑螈已經進化出讓整個群體維持同性的方法。 母蠑螈螈會從其他種類的公蠑螈身上竊取DNA。PHOTOGRAPH BY ZAC HERR 少了公的,一群母蠑螈仍舊可生存下去,而且還繁衍旺盛。 北美洲東北部有些鈍口螈(Ambystoma )完全不需雄性就能繁殖,牠們能複製自己來延續下一代。許多科學家認為這條路行不通,因為缺乏新鮮的雄性基因會弱化雌性個體。但新的研究結果卻顯示並非如此。 某科學團隊特地研究蠑螈的斷尾現象,當牠們遇敵或是其他意外而讓尾巴斷裂時,失去的部分會很快長回來。(►跟「死侍」一樣殺不死的水母) 當科學家比較全雌性的鈍口螈種類,以及雌雄皆有的...
1965年7月14日水手四號抵達火星,至今已經五十個年頭。回顧過去,世界各國發射了許多火星探索任務,從飛掠、軌道衛星、登陸器,到探測車,其實火星探測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竟只有比一半略高的成功機率,也正因為如此,成功的時刻更是讓人熱血沸騰!美國航太總署(NASA)就特別為火星探測五十週年製作了一部精彩影片,航向火星、重溫當時的悸動。 NASA更趁著火星熱,推出了 「MarsTrek」網站,這可以說是NASA版的火星Google map,可以察看不同火星任務所拍攝的2D及3D影像,在右邊的工具欄還能選取不同影像層,切換不同鏡頭,甚至包括熱能影像和雷射影像。 1. 火星勘測軌道衛星...
在巴西最不平靜的地區之一,政府立法保護逾四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和部落居民。 在這段2013年的影片裡,一群卡瓦希瓦族(Kawahiva)原住民穿梭在巴西雨林中。 在延宕多年後,巴西政府總算成立了一個遼闊的保護區,來保護一個與世隔絕的游牧民族。這些原住民居住在亞馬遜雨林中特別動盪不安的地帶,面臨迫切威脅。 這項決議受到原住民運動人士高度讚揚,因為這會啟動程序來標示出帕多河卡瓦希瓦原住民領地(葡文:Território Indígena Kawahiva do Rio Pardo)的確切邊界。卡瓦希瓦族是一個狩獵採集民族,居住在物種豐富的雨林裡,但數十年來一直避開伐木者,和其他覬...
鹿野溪上游的台灣杉純林 在將近三天的艱苦長途跋涉後,我終於在山花努努溪、近距離看見此行第一棵台灣杉,事實上是3株肩靠肩生長的台灣杉,從清澈的溪谷石塊間聳入天際,很難想像幾乎沒有土層的岩石可以支撐這樣高聳的巨木,臺灣杉筆直穿出山谷間的霧氣,一股難以形容的感覺襲擊我,頓時忘卻沉重的背包、汗濕的襯衫與痠痛的大腿。 辛苦的長途跋涉,只為尋訪台灣杉絕美原始林 這是我朝思暮想的鬼湖台灣杉,88水災後我走過一次雙鬼縱走,難忘這個區域的遠離塵囂與森氏櫟純林,但並未經過鹿野溪上游的本野山區域,後來透過公共電視的報導得知,在鬼湖東北區有成片古老的台灣杉純林,那裡的臺灣杉原始林之壯美鮮有人知,遑...
在課後學堂上學習祖國語言與歷史的希臘孩童表演舞蹈時,艾琳‧斯福尼歐提斯也跟著手舞足蹈,逗樂了爸爸和祖父。ALL PHOTOGRAPHS BY MARY ELLEN MARK UNLESS OTHERWISE NOTED 無懼的凝視:追憶瑪莉‧艾倫‧馬克 作者:莎拉‧林恩(Sarah Leen) 具代表性地位的紀實攝影師瑪莉‧艾倫‧馬克(Mary Ellen Mark)於去年5月25日辭世。她以她極具穿透力的作品而廣為人知,也因為她曾以無數方式觸及了許多攝影師的生命而著稱。1988年,她在澳洲以〈雪梨變遷中的臉孔〉為題,為《國家地理》雜誌拍攝報導,紀錄該城的移民人口。為了...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