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最高640歲! 坪林臺灣油杉保留區樹齡首揭密 保育謹記「毬果留原地」
Feb. 23 2024

最高640歲! 坪林臺灣油杉保留區樹齡首揭密 保育謹記「毬果留原地」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臺灣油杉雖已於2019年從《文資法》的「珍稀貴重植物」除名,不過野外族群數量依舊是保育關鍵。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為了瞭解「坪林臺灣油杉自然保留區」內臺灣油杉生長情形,委託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副教授鍾智昕的團隊進行調查,顯示在500平方公尺的樣區內,出現樹齡26年和640年的個體,表示母樹有繁衍子樹的狀態。 這項調查也顯示,樣木根部無異常,樹冠層生長旺盛、健康良好;從幾個樣區樹齡的分布,推論這群臺灣油杉於不同時間點落地生根、建立族群。

剛起床的豹海豹
Feb. 21 2024

剛起床的豹海豹

豹海豹是夏季在南極洲有機會看到的原生物種之一。這種海豹身長約2.0公尺到3.6公尺,體重可達600公斤。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出口
Feb. 21 2024

出口

初冬的森林,攝於塞爾維亞伏伊伏丁那的多瑙河附近。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聯合國首份遷徙物種報告:五分之一有滅絕危險、最嚴重是魚類
Feb. 20 2024

聯合國首份遷徙物種報告:五分之一有滅絕危險、最嚴重是魚類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陳文姿 編譯;林大利 審校 陸地、海洋和天空,每年上億隻的動物為了食物、繁衍而遷徙。旅途危機重重,有時因棲地消失而必須飛更遠,有時被漁網纏繞或遭獵殺。聯合國12日發布第一份全面性的遷徙動物報告指出,近一半的遷徙動物正面臨族群量下降的危機。 保育遷徙動物無法靠單一國家,聯合國《遷徙物種保育公約》(Conservation of Migratory Species of Wild Animals, CMS)締約國大會12~17日在烏茲別克召開。這份重量級報告選在開幕時公佈,盼促成更積極的跨國合作與行動。

熱到「破表」 NOAA珊瑚白化監測新增三個警戒級別
Feb. 15 2024

熱到「破表」 NOAA珊瑚白化監測新增三個警戒級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謝明珊 編譯;陳文姿、林大利 審校 2020年夏天臺灣海域經歷一場大規模珊瑚白化,三到四成珊瑚死亡,許多區域的珊瑚白化預警等級來到「二級警戒」,這是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總署(NOAA)預警系統中最嚴重的一級,代表「可能會發生嚴重珊瑚白化和死亡」。 隨著近年海洋溫度持續飆高,現有的預警分級已不敷使用。2023年底,NOAA一口氣新增三個珊瑚白化警戒等級,從原本的五個等級增至八個。

培植肉拯救瀕危魚類 人造鰻魚飯預計2025年上市
Feb. 11 2024

培植肉拯救瀕危魚類 人造鰻魚飯預計2025年上市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許祖菱 編譯;陳文姿 審校 如果人造鰻魚肉能減緩過度捕撈鰻苗,還能保有鮮美風味與口感,你買單嗎?

北極熊
Feb. 07 2024

北極熊

攝於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聖費利西安動物園。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