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撈捕海洋保育類物種是否觸法? 填寫通報表後釋回是關鍵
Feb. 22 2021

撈捕海洋保育類物種是否觸法? 填寫通報表後釋回是關鍵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農曆春節期間,海洋保育不打烊,海委會海保署先後於9日、16日接獲通報,分別發生獵捕「曲紋唇魚」以及漁船誤捕「鬼蝠魟」事件,前者遭民眾檢舉,依法究辦中;後者不但回報,並依法填寫「意外捕獲通報表」後釋回海中,善盡保育責任不究責。

氣候變遷間接殺鯨? 研究揭座頭鯨繁殖困難的可能原因:鯡魚減少、營養不足
Feb. 20 2021

氣候變遷間接殺鯨? 研究揭座頭鯨繁殖困難的可能原因:鯡魚減少、營養不足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近期一份研究顯示,由於氣候危機導致海洋環境快速變化,可能導致座頭鯨(humpback whale)難以繁殖下一代。

「紫蝶幽谷」每年50萬隻蝴蝶 創生態與觀光雙贏 全球暖化卻成隱憂
Feb. 18 2021

「紫蝶幽谷」每年50萬隻蝴蝶 創生態與觀光雙贏 全球暖化卻成隱憂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許芷榕 高雄報導 對居住在茂林的魯凱族人來說,每到冬季即有「黑黑的朋友」現身,是他們習以為常的景象。直到1999年,臺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生詹家龍開始研究茂林紫斑蝶,才揭開臺灣紫斑蝶遷移的祕密。 每次度冬約50萬隻的數量,造就世界級的「紫蝶幽谷」,不過生態團體擔憂,暖冬其實正在影響臺灣紫斑蝶的遷移。

回音定位是大自然內建的聲納,它背後的原理超酷!
Feb. 17 2021

回音定位是大自然內建的聲納,它背後的原理超酷!

從白鯨到蝙蝠甚至到人類,許多動物都會發出從物體回彈的聲音來協助導航與捕獵。 回音定位是自然界的聲納系統,當動物發出從物體回彈的聲波,傳回的回音會提供關於該物體距離及尺寸的資訊,此時回音定位就發生了。 超過1000種動物會使用回音定位,包括大多數蝙蝠、所有齒鯨,以及小型哺乳類。許多是夜行動物、穴居動物及海生動物,牠們在少光或無光的環境裡仰賴回音定位來覓食。動物有好幾種進行回音定位的方法,從振動喉部到拍動翅膀都涵蓋在內。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心理學與腦部研究學系的博士後研究員凱特.艾倫(Kate Allen)在電子郵件中表示,夜行性的油鴟及某些金絲燕──有些油鴟及金絲燕在黑暗的洞穴環...

海洋噪音汙染如「聲霧」 科學家發現人為噪音持續傷害海洋生物健康
Feb. 17 2021

海洋噪音汙染如「聲霧」 科學家發現人為噪音持續傷害海洋生物健康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自然的海洋聲音環境對海洋生物的健康至關重要,但是學界首次的全面性文獻回顧卻發現,人類活動在海洋中製造的噪音愈來愈大聲且有害。

賽夏族才懂的酸 稀有南庄橙種回部落 開啟保育與林產新篇章
Feb. 08 2021

賽夏族才懂的酸 稀有南庄橙種回部落 開啟保育與林產新篇章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苗栗報導 臺灣有四種原生野橘子,其中「南庄橙」僅分布於竹苗一帶,是臺灣特有種。由於分布區位與賽夏族傳統領域高度重疊,又因近代土地利用型態的改變,這個曾是賽夏族用來祭祀大地,讓族人酸得直喊「唷唷唷」的物種逐漸失去蹤影。 最近,在林務局的撮合,以及族人殷切期待下,從過去保種下來的母樹上取種育苗,並於1月29日在苗栗縣南庄鄉加里山大坪林道登山口,種下南庄橙,將這個記憶中的里山植物,重現原生地,開展保育與山村綠色經濟並肩行的格局。

COVID-19影響全球森林保育工作 非洲森林尤其嚴重
Feb. 04 2021

COVID-19影響全球森林保育工作 非洲森林尤其嚴重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COVID-19影響了全球社會的每個層面,而根據國際新聞社(Inter Press Service, IPS)報導,聯合國森林論壇(United Nations Forum on Forests, UNFF)進行的一項全球性評估證實,其衝擊已擴大到世界各地的森林。

NOV. 2025

核融合

追求無限能源的偉大夢想

核融合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