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標籤
共 11 筆相關資料
撰文:李永適 攝影:布麗塔.賈辛斯基 BRITTA JASCHINSKI 我們在本期雜誌報導了以鑑識科學偵查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的新方法。但全球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目前到底有多嚴重? 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2024年《世界野生動植物犯罪報告》,2015到2021年間全球共查獲1300萬件走私物品,重量高達1萬6000公噸,並涉及4000個物種與全球162個國家。 在受影響的動物中,走私的前三大類動物是犀牛、穿山甲及大象,此外還包括鰻魚、鱷魚、鸚鵡、烏龜及陸龜、蛇類、海馬等動物。報告也指出,在調查內的1652種哺乳類、鳥類、兩棲爬行類,有40...
新式技術和新穎的打擊犯罪技術,正一步步改寫對抗動物走私的奮戰。 撰文:約書亞.漢默JOSHUA HAMMER 攝影:布麗塔.賈辛斯基 BRITTA JASCHINSKI 一聲槍響讓巡守員警覺出事了。 他們穿過泰國西部通艾納黎萱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森林,抵達一處滿地都是謀殺證據的營地。一具浸透鮮血的赤麂屍體倒在地上,還有一隻黑鷳和一頭罕見的黑豹也是受害者,牠們一部分的屍塊在砧板上滲出體液,一部分在湯鍋中燉煮。巡守員當場逮捕四人,他們涉嫌盜獵保育類物種和違反槍枝法規,這些罪行最高可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不過,這次情況有點複雜。這支狩獵團隊的首領是普雷姆切.卡納蘇塔,...
人類在地下尋找棲身之所已有千百年,然而現今這種古老的生活方式面臨了新的威脅。在這些最後的地底社會消失之前,我們能夠從中學到什麼? 撰文:約翰.巴特列特 JOHN BARTLETT 攝影:塔瑪拉.梅利諾 TAMARA MERINO 將近十年前,紀實攝影師暨國家地理探險家塔瑪拉.梅利諾駕駛露營車穿過澳洲辛普森沙漠,在行經一大片炎熱、看似杳無人煙的地帶時,她的車爆胎了。這片荒蕪的紅色沙丘面積超過17萬平方公里,夏季氣溫飆到攝氏50度以上,水源稀少,沒有人會希望車子在這裡出問題。梅利諾小心翼翼地沿著公路行駛,眼前逐漸出現一座小鎮,但是絲毫不見人影,僅有的幾棟建築物也好...
現在的北非在數百萬年前曾經一片翠綠,充滿了多樣性驚人的動植物。為了進一步揭開那個失落年代的謎團,古生物學家保羅.塞雷諾發動了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大刀闊斧的恐龍搜尋行動。 撰文:保羅.塞雷諾 PAUL SERENO 攝影:奇斯.拉津斯基 KEITH LADZINSKI 2022 年9 月一天早晨,撒哈拉的太陽照在我們耽擱已久的團隊身上時,感覺特別熾熱。將近三週來,我們一直待在尼日中部的綠洲城市阿加德茲,窩在一間泥砌牆壁的屋子裡,哪裡都去不了,因為官方堅持要為我們安排一支大型武裝護衛隊。此刻天剛破曉,我們終於準備出發:將近100人塞進15輛車,東拼西湊的車隊包括了休旅...
阿拉斯加一處廢棄軍事基地意外成為海鳥研究熱點,以及在那裡度過夏天的年輕科學家試煉場。 撰文:湯姆.克萊恩斯 TOM CLYNES 攝影:摩根.海姆 MORGAN HEIM 數十年來,密德頓島不過是個被遺忘的前哨站,一小片被阿拉斯加灣的風和海水不停吹打的平坦土地。1950年代後期,美國空軍在這座偏遠的島上建了一座雷達站,在冷戰時期掃描天空、尋找蘇聯轟炸機的蹤影。這座設施在短短七年之後就關閉了,低矮的建物和鋼塔被遺棄,任其鏽蝕。 如今,原本讓密德頓島適合進行軍事監控的條件――孤絕、鳥瞰視角、無人干擾――也讓它成為設立新型前哨站的理想地點。破舊的空軍建築物裡,...
2000年前,羅馬軍隊為了尋找銀礦,遠赴邊陲地區進行勘採。時至今日,多虧一位鍥而不捨的考古愛好者,我們才知道當年羅馬人曾差點就找到一筆足以改變帝國命運的財富。 撰文:朱利安.桑克頓 JULIAN SANCTON 繪圖:艾利亞.薩法爾札德甘 ARIA SAFARZADEGAN 這段記載很容易被忽略,畢竟只是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的《編年史》中提及的一段軼事,在其他史料中未曾出現。 故事講述一位不得人心的軍團軍官,強迫士兵深入位於帝國邊陲一個凶險的礦坑。這件事發生在克勞狄烏斯統治時期(公元41至54年),當時的羅馬帝國正處於瘋狂擴張之際,亟欲併吞邊境地區和當地...
跟著地下行動者把尼龍褲襪與自然影片空飄到北韓。 撰文:保羅.薩洛培克 插圖:姜智妍 「你知道怎麼跑比較快嗎?」一名男子問道,我姑且稱他為朴某。 當時他正小心翼翼地開著車,車速比速限慢很多,載著我們在暮色中離開首爾,前往惡名昭彰的非軍事區,也就是南北韓之間布滿地雷的邊界地帶。那是個溫暖的夏日傍晚,這位脫北者答應讓我同行,前提是必須讓他用化名。他警戒地盯著後照鏡,觀察有沒有警察尾隨。所幸,緊跟在後的只有他的幫手駕駛的普通小貨卡,車上載著足以炸毀一棟大房子的氫氣鋼瓶,上面罩著藍色防水帆布。 這個由兩輛車組成的車隊並不是為了執行什麼恐怖任務。事實上,朴某與...
彩色乾版技術發明超過一世紀之後,當初革命性的彩色照片逐漸劣化,卻也展現出一種新的美。 撰文: 凱蒂. 凱勒赫 已故的沃克瑪 . 溫哲爾曾是國家地理學會攝影師,後來轉職為檔案管理員。1980年代初期,溫哲爾在倉庫中找東西時,偶然發現了一件令人既驚歎又心碎的東西:一盒精緻的玻璃板,大多是明信片大小,上面印有20世紀早期拍攝的彩色影像。很多玻璃板都變質了,由於歲月的摧殘,加上疏於保存,曾經清晰的畫面如今生出斑駁的朦朧雪花,因光暈而模糊,或因其他變化而有種超現實的風格。這些玻璃板使用的是彩色乾版技術,是20世紀初各方競相捕捉世界繽紛色彩之下的產物。如今,一場搶救這些玻璃...
一名馬達加斯加生物學家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偶然遇到一小群馬島潛鴨,在此之前,大家都以為這種鴨子已經滅絕了。 攝影:喬.沙托瑞 一個世紀前,馬島潛鴨在阿勞特拉湖欣欣向榮,這座淺湖是馬達加斯加的第一大湖,也是這種鴨子已知的唯一棲地。但隨著時間流逝,湖周圍許多充滿蟲子的沼澤被改造成耕地,潛鴨也陸續死亡。最後有人看到一群潛鴨是在1960年。一小群科學家花了幾十年,在傾盆大雨中長途跋涉,划著獨木舟穿過溼地,甚至在社區報紙刊登廣告,想方設法尋找潛鴨,但都一無所獲。 到1990年代中期,當地人稱為fotsimaso(意為「白眼」,因為成年公鳥眼睛明亮)的馬島潛鴨已經被視為...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