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標籤

#韋伯太空望遠鏡

共 61 筆相關資料

韋伯觀測到銀河系中央區域的神秘暗星雲
科學與新知|
Dec. 06 2023

韋伯觀測到銀河系中央區域的神秘暗星雲

在銀河系中心附近有一個暗星雲,其中的冰使這片星雲為何沒有形成恆星的謎團變得更加複雜。韋伯太空望遠鏡在銀河系中心附近一個綽號為「磚」(The Brick)的巨大分子氣體雲中檢測到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冰,其名字為G0.253+0.016,位於中央分子區,是一個巨大的星雲匯聚區域,總質量是太陽的6000萬倍。在這些雲團中有許多正忙於形成恆星,但為什麼「磚」卻尚未真正開始形成恆星仍是一個謎。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它是年輕的雲團,因此還沒有機會形成恆星;另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其內部氣體太湍流,或被磁場支撐起來,因此無法塌陷,氣體的塌陷通常會導致恆星的形成。

韋伯揭示銀河系中心的新特徵
科學與新知|
Nov. 27 2023

韋伯揭示銀河系中心的新特徵

來自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最新圖像,以前所未有的細節展示了我們銀河系密集中心的一部分,包括天文學家從未見過且尚未解釋的特徵。這個恆星形成區域被命名為人馬座C(Sgr C),距離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約300光年。 來自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該觀測小組首席研究員山繆.克洛(Samuel Crowe)說:在這個區域,從來沒有任何紅外線數據能達到我們用韋伯望遠鏡獲得的分辨率和靈敏度,所以我們第一次在這裡看到了很多特徵。韋伯揭示了大量令人難以置信的細節,使我們能夠以從未有過的方式來研究這種環境下的恆星形成。 在圖像中估計有50萬顆恆星,...

韋伯捕捉到NGC 346中紅外線影像
科學與新知|
Oct. 12 2023

韋伯捕捉到NGC 346中紅外線影像

詹姆士.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的最大優勢之一是它能夠讓天文學家看到新恆星誕生區域的細節,韋伯中紅外成像-光譜儀(MIRI)拍攝的最新影像展示了小麥哲倫星系中最亮、最大的恆星形成區域NGC 346。小麥哲倫星系是銀河系的衛星星系,位於杜鵑座,肉眼可見。小麥哲倫星系比銀河系更原始,因為與銀河系相比,它擁有更少的重元素,而重元素是透過恆星核融合和超新星爆炸所形成。由於宇宙塵埃是由矽和氧等重元素形成的,因此科學家預期在小麥哲倫星系中不會有大量的塵埃。然而,新的MIRI影像及之前韋伯近紅外線相機在1月發布的NGC 346影像,都顯示該區域存在大量塵埃。 ...

韋伯觀測到宏偉的渦狀星系
科學與新知|
Aug. 31 2023

韋伯觀測到宏偉的渦狀星系

這張宏偉渦狀星系(Whirlpool Galaxy)的合成影像,來自於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近紅外相機(NIRCam)和中紅外成像-光譜儀(MIRI)的數據,影像中顯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細節並揭示了旋臂中隱藏的特徵。渦狀星系位於獵犬座,直徑為77000 光年,距離我們約2700萬光年,也稱為M51、NGC 5194,是法國天文學家查爾斯.梅西耶(Charles Messier)於1773年10月13日所發現,視星等為8.4等,在五月用小型望遠鏡最容易觀測到,是夜空中最著名的天體之一。 天文學家認為M51的旋臂之所以特別突出,是由於與矮...

神祕問號現身太空深處!真相究竟為何?
科學與新知|
Aug. 21 2023

神祕問號現身太空深處!真相究竟為何?

這個天體距離我們的銀河系相當遙遠,可能有數十億光年之遙。但天文學家也在更近的地方發現了類似天體。

韋伯太空望遠鏡服役滿一年,觀測成果感動了天文學家們
科學與新知|
Jul. 14 2023

韋伯太空望遠鏡服役滿一年,觀測成果感動了天文學家們

7月12日是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向大眾發布觀測成果以來的一周年。 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升空服役是一項天文學上的工程壯舉,它讓科學家能夠觀測到有史以來最遙遠,也就是最接誕生時期的宇宙。並直接觀察到那些最早形成的星系與演化過程,對於星系演化的研究有重大影響與貢獻。負責展示成果的學者說:我們正繼續突破天文觀測史上的極限,儘量發揮望遠鏡的最大性能,試試到底能看到多遠的距離。

土星環在韋伯對土星的觀測中閃耀
科學與新知|
Jul. 03 2023

土星環在韋伯對土星的觀測中閃耀

2023年6月25日,韋伯太空望遠鏡首次對土星進行近紅外線觀測。在這個波長下,土星本身顯得非常黑暗,因為甲烷氣體吸收了幾乎所有落在大氣層上的陽光。然而,土星環相對明亮,導致在韋伯觀測下土星出現不尋常的外觀。 該圖像是韋伯保證時間觀測計畫1247的一部分。該計畫包括對土星進行多次深度曝光,旨在測試望遠鏡探測土星周圍微弱衛星及其明亮光環的能力。任何新發現的衛星都可以幫助科學家們更完整地了解土星當前系統及其過去。 這張土星的新圖像清楚地顯示了土星環系統內的細節,以及土星的幾顆衛星—土衛四(Dione)、土衛二(Enceladus)和土衛三(Tethys)。額外的更深度的曝光(...

韋伯排除TRAPPIST-1c存在厚二氧化碳大氣層的可能性
科學與新知|
Jun. 28 2023

韋伯排除TRAPPIST-1c存在厚二氧化碳大氣層的可能性

TRAPPIST-1有著7顆岩石行星,為尋找太陽系外行星上的大氣層提供了獨特的機會。TRAPPIST-1是一顆超冷紅矮星,位於寶瓶座,距離我們約40光年,只比木星大一點,質量僅為太陽的8%。在2017年2月,天文學家宣布這顆恆星至少擁有七顆行星,分別為TRAPPIST-1b、c、d、e、f、g和h,這些行星的大小都與地球、金星相似或略小。因其更加靠近它們的母恆星,因此軌道周期都非常短,分別為1.51、2.42、4.04、6.06、9.21、12.35和20個地球日。

韋伯望遠鏡探測到宇宙最遙遠的有機分子
科學與新知|
Jun. 13 2023

韋伯望遠鏡探測到宇宙最遙遠的有機分子

研究人員在距離地球120億光年遠的星系中發現了複雜的有機分子,這是目前已知存在這些分子最遙遠的星系。由於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的能力,一項新研究為早期宇宙星系中發生複雜的化學相互作用提供了關鍵的見解。  

韋伯揭示北落師門前所未見的內層盤
科學與新知|
May. 11 2023

韋伯揭示北落師門前所未見的內層盤

天文學家使用韋伯遠鏡拍攝北落師門周圍溫暖的塵埃,發現這些塵埃結構比太陽系的小行星和柯伊伯帶(Kuiper belt)要複雜得多,三個嵌套帶從恆星延伸至230億公里,這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50倍,最外層塵埃盤的規模約是柯伊伯帶的兩倍,而前所未見的內層盤,則由韋伯首次揭示。 北落師門位於南魚座,是秋季南天中最明亮的一顆星,距離太陽約25光年。塵埃盤是較大天體碰撞產生的碎片,類似小行星和彗星,常被稱為「殘屑盤」。研究人員表示北落師門有類似於我們行星系統的成分,若能拍攝到足夠深的照片,透過觀察這些環,將有助於勾勒出一個行星系統的樣子。之前哈伯、赫歇爾太空望遠鏡及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