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 2015 年的第一場流星雨! 這張圖的主角是木星的衛星木衛三(Ganymede),木星在背景中。繪圖:Andrew Fazekas/SkySafari 揮別 2014 年之際,身在台灣的你雖然看不到木星掩食,卻能用一場流星雨和一顆迅速變亮的彗星迎接新年。 木星掩食。如果你在美國東部,只要在 12 月 31 日星期三晚上溜出去,就可以目睹木星最大的衛星木衛三(Ganymede)緩緩進入木星的影子然後消失。 這張星空圖呈現的是木星在夜空中的位置,圓圈內則是木衛三與木衛二被掩食前的望遠鏡模擬畫面。繪圖:Andrew Fazekas/SkySafari 月亮與金牛。1 月 ...
1914年, 在比利時普盧赫斯泰爾特附近的耶誕休戰期間,德軍與英軍士兵合影。 1914年12月,大舉進犯的德軍與抵禦入侵的協約國軍沿著比利時與法國戰線的戰壕對峙。雙方士兵從溼透的壕溝中隔著躺滿了死傷同袍的三不管地帶朝對方射擊。但是12月24日這天,在西方戰線沿線的交戰點,德軍士兵將點上蠟燭的樹放置在戰壕的胸牆上,協約國士兵也善意回應,雙方共同創造了意外的和平: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耶誕休戰,發生在100年前的這個月。 歷史學家史丹利.溫特勞布指出,儘管上級明令不得與敵方往來,「前線士兵仍自動自發地」促成了這次休戰。他的著作《平安夜》中敘述了這段故事。在雙方彼此喊...
「晶格層光顯微術」可以用不到1秒時間取得一個活體影像,而且可以研究整個細胞分裂的過程(大約20幾分鐘)。圖片提供:陳壁彰。 活生生的細胞在顯微鏡下是什麼樣子?科學家今年有了重大突破。2014年10月24日《科學》(Science)期刊,封面故事是現任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中心助研究員陳壁彰,在美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Betzig實驗室所做的研究「晶格層光顯微術」(lattice light sheet microscopy)。此技術成功提昇了掃描速度,並且降低對生物樣品的光損害,可應用於單分子偵測、超分辨顯微術及活體生物細胞或胚胎發育上,具有3D空間和時間的解析能力,還可進行即時動...
尋找太陽底下的新鮮事——人文攝影師 林添福 也許很多人不大認識這位台灣攝影家,但是當年他只為了一個專題,就投入20年尋找、拍攝少數民族中結縭50年的老夫妻,震驚了當代,在攝影界占有一席之地。這位在題材上另闢蹊徑,走出自己一條路的攝影家就是林添福。 不畏艱辛,走入異境,林添福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是促使他總是在尋找特殊地景、少數民族的初衷。他認為「要拍、就要拍不一樣的」;所以他在莫拉克颱風時跑去海邊拍巨浪,也在2009年於滇緬邊境遇到土石流、看見村落被吞沒。路程中難以預測的危險考驗,從未阻檔林添福的攝影創作。 1989年,林添福辭去雜誌社的工作,因為...
天文學家認為他們已解開巨大古老星團的誕生源頭。但哈伯望遠鏡又把這些天文學家逼回原點重新思索。 相伴銀河的天爐座矮星系(Fornax dwarf galaxy)是球狀星團(圈選處)的家鄉。攝影:ESO/DIGITIZED SKY SURVEY 2 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於11月20日回傳在附近星系拍攝到的最新巨大星團影像,讓天文學者苦思其起源。 許多像這樣內部充滿了成千上百顆宇宙最老星體的球狀星團(globular cluster),散布在我們的銀河系和其他星系中。但它們是如何及為何誕生,長久以來都是個謎。 天文學家根據對銀河系的觀察,...
瞧瞧科學家如何捕捉野生動物,並為牠們裝上追蹤項圈。 這隻體型碩大的公山獅被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和「洛磯男孩印第安保留區」的生物學家裝上項圈之後,在蒙大拿的山區現蹤。攝影:Photograph by Dennis Jorgensen, WWF 你若覺得你的工作很令人捉狂,不妨試試為一隻山獅安裝項圈。 2009 年,野生生物學家 Dennis Jorgensen 在美國蒙大拿州爬上一棵大樹,試圖把一頭被打了鎮定劑的山獅(mountain lion)給弄下來,豈料這隻依然清醒的動物突然一掌揮向他的臉。 「我的工作是要確保這隻大貓不摔下來。後來我倆都安全了,」他表示,...
澳洲墨爾本附近旺薩吉市的居民驚見天空中有一片穿洞雲。 澳洲東南部的天空於本週一出現了一片穿洞雲。Photograph by Leesa Willmott, AP 澳洲旺薩吉市(Wonthaggi)的居民看到一片帶有彩虹的罕見「穿洞雲」後紛紛拍照上傳到網路。到了隔天,照片已經被瘋狂轉貼,網友也針對這罕見的奇景做出各種揣測。 雲是由小水滴組成,而穿洞雲(又稱「雨幡洞」)則是雲局部陷落而形成的。雲中的開口是極小範圍的降雪所造成的結果。通常水滴要依附在微粒上才能形成冰晶或雪。在暴風雪中,這種情形會大規模地發生。要讓水滴不依附微粒而自行形成冰晶,唯一的方法是讓溫度降到攝氏零下40度...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