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三隻章魚寶寶
Sep. 29 2021

三隻章魚寶寶

三顆真蛸(普通章魚)卵中的胚胎,角度分別是背部、側面和腹部。這些胚胎目前發育第27天,當牠們長到40天大、處於攝氏18度的環境中時就可以孵化。真蛸卵長2公釐,寬1公釐,裡面的色素體、內卵黃和眼部色素沉澱都清晰可見。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國家地理—每日精選APP iOS版下載:https://apple.co/3cvAE9h

海域生態調查先期報告出爐 環境DNA檢測臺灣海峽魚種230種最多
Sep. 29 2021

海域生態調查先期報告出爐 環境DNA檢測臺灣海峽魚種230種最多

整理:許祖菱(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海洋保育署今年(2021)4月啟動首次「臺灣海域生態大調查」,計劃四年內鎖定全臺15處海保區生態熱點執行定期調查。研究團隊於9月前陸續完成兩趟環島的船舶調查與澎湖、臺灣東北角、東岸等地共50處的珊瑚礁區潛水生態調查,以及潮境保護區及觀新藻礁保護區的水下聲學生態監測。 海保署22日表示,從上半年的海上調查發現,環境DNA(eDNA)方法檢測所知之海洋魚類物種數,以臺灣海峽包括北部樣站紀錄到230種最多,遠高於東部、南部及西南海域所有樣站總數的173種,該兩區域物種組成僅67種重複,有明顯不同。

水晶宮超級名模「豆丁海馬」 國海院首次在澎湖七美臺灣灘發現
Sep. 28 2021

水晶宮超級名模「豆丁海馬」 國海院首次在澎湖七美臺灣灘發現

整理:許祖菱(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國家海洋研究院近期在澎湖群島西南方、距離七美約30海浬的臺灣灘海域,首次記錄到有海中明星、水晶宮超級名模之稱的「豆丁海馬」,為臺灣海域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再增添一筆重要的發現。

世界遺產內不准再蓋 國際水力發電協會宣布產業新標準 環團盼再進一步
Sep. 27 2021

世界遺產內不准再蓋 國際水力發電協會宣布產業新標準 環團盼再進一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國際水力發電協會(International Hydropower Association, IHA)在IUCN世界自然保育大會(IUCN 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期間,宣布了該產業對保護區的新承諾。環團認為,對於一個在全球保護區內規畫或興建數千項工程的產業來說,這是第一步,也是非常小的一步。

永久儲存二氧化碳 地表最大吸碳工廠在冰島啟用
Sep. 24 2021

永久儲存二氧化碳 地表最大吸碳工廠在冰島啟用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世界第一個也是最大的碳捕捉和轉化工廠「Orca」8日在冰島啟用了。這座由瑞士新創公司Climeworks AG建造的工廠,旨在減少溫室氣體對地球的影響,是直接碳捕捉產業的一個里程碑。

爾米亞湖
Sep. 24 2021

爾米亞湖

2018年3月刊一篇文章記錄了世界各地正在乾涸的湖泊。伊朗的爾米亞湖是一個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它的面積自1980年代以來已經縮小了80%。

對烏龜來說,呼呼大睡的河馬是超棒的日光浴浮臺!
Sep. 23 2021

對烏龜來說,呼呼大睡的河馬是超棒的日光浴浮臺!

在南非的克魯格國家公園,烏龜們大搖大擺地爬到了河馬背上曬日光浴,但平常個性火爆的河馬似乎不太介意。

NOV. 2025

核融合

追求無限能源的偉大夢想

核融合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