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野生動物寶寶需要幫助嗎?該如何判斷與應對?
Jun. 12 2023

野生動物寶寶需要幫助嗎?該如何判斷與應對?

出發點善良的人類,做的事卻可能弊大於利,尤其是牽涉到動物寶寶的時候。遇見了你覺得可能有麻煩的野生動物的時候,以下是你該做──和不該做的事。 動物寶寶超可愛,當我們看到動物寶寶好像有麻煩的時候會想幫忙,也不是什麼意外的事。 「我們的大腦──還有許多物種的大腦──都特別設定成希望協助小寶寶,並保護他們安全。」土桑亞利桑納大學的動物行為學家珍妮佛.維多林(Jennifer Verdolin)說。但是看似被拋棄的兔子寶寶、樹林裡孤單的小鹿,或是國家公園裡掙扎的美洲野牛寶寶,其實可能未必需要人類協助。 最近,黃石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把一隻新生的美洲野牛寶寶安樂死了,因為遊客克里佛.華特斯...

夜間植物園為穿梭行人打光 植光計畫植人都得益
Jun. 08 2023

夜間植物園為穿梭行人打光 植光計畫植人都得益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位處臺北市區、佔地達8.2公頃的臺北植物園,開放時間含括夜晚。為了兼顧植物與行人的需求,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及與中強光電藝術文化基金會合作展開「臺北植物園植光計畫」,改造園區內和平西路口至博愛路出入口間,435公尺步道的夜間光照環境。5月31日記者會上宣布啟動,除透過恰如其分的光線引導行人前進,不忘顧及周遭生態,並打開行人的五感體驗。

織布鳥的小爭執
Jun. 07 2023

織布鳥的小爭執

這是南非金織布鳥。牠們多變的叫聲和爭吵時的強勢讓我很驚訝,我還特別喜歡右上角那隻織布鳥一臉「觀眾兼裁判」的表情。攝於南非的斯特爾灣。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象牙禁令遭「以牙還牙」? 河馬、虎鯨、海象成替罪羔羊 英國擬擴大保護
Jun. 07 2023

象牙禁令遭「以牙還牙」? 河馬、虎鯨、海象成替罪羔羊 英國擬擴大保護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謝明珊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英國2022年實施《象牙法》(Ivory Act)後,減少象牙交易頗有成效,其他動物牙齒卻淪為替代品,網拍上架數悄悄增加。近日,英國提出修正,擬擴大禁令範圍,將虎鯨、河馬、海象、獨角鯨(narwhal)和抹香鯨也列入保護。

虎鯨多次「圍攻」帆船!動機是復仇還是玩耍?
Jun. 05 2023

虎鯨多次「圍攻」帆船!動機是復仇還是玩耍?

這數十起事件的共通點似乎是一隻名叫「白色格拉蒂絲」的成年雌鯨。 虎鯨(又稱為殺人鯨)以高智商及出色的狩獵技巧而聞名:不論是開膛大白鯊,或是合作制服大型鯨魚,牠們都能夠做到。有一群在伊比利半島(Iberian Peninsula)外海的虎鯨在過去三年內持續受到關注,並引起船員的焦慮,因為牠們會襲擊甚至弄沉該海域的船隻。 紀錄上第一起攻擊事件發生在2020年5月的直布羅陀海峽(Strait of Gibraltar),自此之後又發生數十起事件。大多數事件都相當一致,通常是一小群鯨魚攻擊小帆船的舵,然後停止攻擊並游走。 2022年6月和11月,有兩次襲擊使兩艘船沉沒;今年5月稍早,...

全球僅剩100多隻「神話之鳥」現蹤馬祖 孵蛋直播中
Jun. 03 2023

全球僅剩100多隻「神話之鳥」現蹤馬祖 孵蛋直播中

整理:陳立炘(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隨著夏季來臨,又稱「神話之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也來報到,在馬祖展開兩個多月的繁殖期。對於全球數量僅剩100多隻的牠們來說,是物種存續的關鍵時刻。今年連江縣政府提早準備,初春便開始捕鼠、除草,5月順利觀察到至少五隻黑嘴端鳳頭燕鷗在鐵尖島停留、交配、產卵,群體中還發現2015年於馬祖出生的「馬妞」返鄉尋找伴侶。 今年更在海保署、連江縣政府合作補助下,委由臺北鳥會執行燕鷗繁殖影像直播,日前已開放直播畫面,邀請民眾一同守望神鳥孵蛋。

森林砍伐加劇日夜溫差 影響昆蟲物種競爭 中研院研究登上國際期刊
Jun. 02 2023

森林砍伐加劇日夜溫差 影響昆蟲物種競爭 中研院研究登上國際期刊

整理:劉庭莉、林郁宸(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臺灣研究團隊5月24日在國際期刊發表最新研究,證實森林砍伐造成的日溫差加劇,會影響物種之間的競爭關係。這是全球首度證實此機制。研究透過合歡山的埋葬蟲與麗蠅競爭的實驗表明,山區的棲地破壞顯著增加日溫差變化,導致日間高溫增強麗蠅的競爭力,而夜間的低溫則限制了埋葬蟲處理屍體並對抗麗蠅的能力。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