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從媽祖的順風耳 傾聽太平洋的鯨豚生態韻律
Jul. 06 2015

從媽祖的順風耳 傾聽太平洋的鯨豚生態韻律

台灣東部海域常見的齒鯨之一:瓶鼻海豚。圖片:台大鯨豚實驗室提供。攝影:侯雯。 廣闊大海,鯨豚恣意遨遊,但是鯨豚海上調查,對研究人員來說卻是費力且費時;好天氣出海必須忍受烈日曝曬,壞天氣出海則得抵抗胃內的翻騰。有時在海上搜尋半天,卻找不著半隻鯨豚的蹤影。還有甚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收集更多鯨豚的資料呢?所幸,鯨豚是個愛發聲的動物,牠們在能見度不佳的水下環境透過聲音聯繫、探測環境。因此,透過聽海洋中的聲音可以協助我們尋找鯨豚,從聲音的變化也可以推測鯨豚行為是否改變。近年來科技發展,許多新穎的海下設備也可以協助研究者收集長時間的水下錄音了。從2012年開始,台大鯨豚實驗室林子皓等人開...

影片:兔媽媽猛踢蛇──想知道為什麼嗎?
Jul. 02 2015

影片:兔媽媽猛踢蛇──想知道為什麼嗎?

在一支新的YouTube影片中,一隻雌棉尾兔試圖將一條獵食小兔子的蛇開膛破肚,這麼做是為了防止蛇再次回到兔子窩。 在一支新的YouTube影片中,一隻美東棉尾兔媽媽發現一條蛇正在捕食牠的兔寶寶後,發動了一連串猛烈的攻擊。 這隻黑游蛇試圖逃走時,棉尾兔媽媽不斷凶狠地把牠咬回來,然後翻身猛踢這條蠕動的蛇,想把牠開膛破肚。 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的生物學家戴娜‧克瑞姆佩爾斯(Dana Krempels)有拯救和幫助兔子重回野外的30年經驗,她笑說,「這樣的兔子就沒那麼可愛、讓人想抱了吧?」她表示,儘管很多人可能會感到意外,「但兔子可不是膽...

最佳觀景臺
Jul. 02 2015

最佳觀景臺

--> 攝影: Christian Fernandez,國家地理〈你的觀點〉 漫天星河之下,一名男子在冰川點(Glacier Point)的跳水石(Diving Board)岩層邊緣,將優勝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 National Park)的美景盡收眼底。 Fernandez的這張照片近期選錄於〈你的觀點〉「每日精選」。

教宗方濟各將是氣候變遷的有力發言人
Jun. 30 2015

教宗方濟各將是氣候變遷的有力發言人

這道權威性的通諭,反映了教宗的宗教和個人觀點,旨在影響有關溫室氣體的世界關鍵決策。 在梵蒂岡的聖彼得廣場,教宗方濟各在來到一般民眾面前時,揮手致意。決定作為動物和生態保護聖徒的教宗,一直宣揚反對環境惡化,至少在他還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擔任樞機時就開始了。Photograph by Tony Gentile, Reuters 有史以來首次針對環境的教宗通諭,雖然因為稍早的梵蒂岡公報埋下伏筆,讓大家事先就預料到,還是造成了巨大影響。這篇環保論文慷慨激昂,有時嚴格地看到人類如何背棄了身為地球管理人的職責,支持「用了就丟的文化」。再一次,教宗方濟各充分利用了他的最佳講壇。   ...

澳洲捕獲罕見的巨大象鮫
Jun. 26 2015

澳洲捕獲罕見的巨大象鮫

巨大的象鮫已經有80年沒有在澳洲出現過了。 一隻看起來像是來自恐龍時代、被稱為象鮫(亦稱姥鯊)的巨大魚類本週在澳洲外海被漁民捕上船,這是80年來首次在澳洲捕獲這一物種。 這隻6.3公尺長的鯊魚是世界第二大魚種,僅次於鯨鮫(亦稱鯨鯊)。這隻象鮫是一艘拖網漁船在澳洲西南部的波特蘭外海意外捕獲的。 根據維多利亞博物館(Museum Victoria),過去160年來,曾被通報出現的象鮫只有三隻,因此這隻鯊魚在澳洲引起轟動。上一次在澳洲外海捕獲到象鮫是在1930年代。 象鮫能長到12公尺長,並且以溫和的性情聞名。 象鮫(Cetorhinus maximus)的英文俗名是baski...

台灣的海洋文化與教育
Jun. 25 2015

台灣的海洋文化與教育

文化是千年之事,教育是百年之基 2014年《生物保育期刊》(Conservation Biology)由環境學者E. C. M. Parsons等人選出的海洋71個問題(分為八大類)(註),呈現全球海洋現況與面臨的威脅。我們試圖在這些複雜難解的海洋議題中,尋找屬於台灣的可能解決方式。我們陸續談論了第一類「漁業」,第二類「氣候變遷」、第六類「政策」(註)。此篇則是跟第五類「海洋公民」及第七類的「社會文化觀感」有關的台灣海洋文化與教育。做為海洋71個問題系列報導的的最終篇,我們邀請了致力於海洋教育推廣的前國立海生館開館館長方力行,談談在他眼中台灣的海洋文化與教育遇到了什麼樣的問...

金星或許仍有活躍的火山活動
Jun. 25 2015

金星或許仍有活躍的火山活動

歐洲的「金星特快車號」(Venus Express)繞軌探測器現已不再運作,但它所蒐集的資訊顯示,在這個有「地球的邪惡雙胞胎」之稱的行星上,有火山噴發的現象。 畫家筆下的金星火山噴發情形。Illustration by ESA/AOES 金星被濃密的雲層包圍、地表溫度高達攝氏480度左右,使得這顆行星在過去一直難以仔細觀察。現在,新研究揭開了一個關於金星的大祕密,而這個發現或許能幫助科學家更深入了解地球的運作。 歐洲太空總署的「金星特快車號」探測器於去年掉落到金星表面並失去作用,在此之前它已經繞行金星超過八年。金星特快車號所提供的新證據顯示,金星的地質很活躍,火山噴發現象...

NOV. 2025

核融合

追求無限能源的偉大夢想

核融合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