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每日酷知識:製造沙灘的鸚哥魚
Aug. 10 2016

每日酷知識:製造沙灘的鸚哥魚

隆頭鸚哥魚(bumphead parrotfish)的特色是巨大的綠色身體與鳥喙般的牙齒。而棲息於印太洋(Indo-Pacific)珊瑚礁附近的牠們,有個鮮為人知的祕密──牠們的排泄物竟是白色沙灘的組成物!

花豹英姿
Aug. 09 2016

花豹英姿

攝影:Kanwar Deep Juneja 英姿矯健的花豹在塞倫蓋提國家公園草原中央全神凝視,為了看到牠的幼崽,我已費時兩天找尋。大草原的背景襯托出牠的姿態,從曙光中躍然奔出。接著牠引我觀察牠的巢穴,欣賞那些美麗的幼崽。(本作品來自〈你的觀點〉,同時收錄於每日精選App中20160516圖集。) 立即下載每日精選App收藏此影像 iPhone及iPad下載 Android手機下載 Andoird平板下載

血水之災?科學家解釋湖水染紅成因
Aug. 09 2016

血水之災?科學家解釋湖水染紅成因

伊朗鹹水湖──爾米亞湖(Lake Urmia)最近從深綠色轉為鮮紅,可能跟藻華(algal bloom)與細菌大量孳生有關。 血色轉變:爾米亞湖在4月23日還呈現綠色,等到7月18日透過NASA衛星觀測,才發現該已轉為血紅色。/ PHOTOGRAPH BY NASA EARTH OBSERVATORY 猶如哈薩克、烏茲別克間知名的鹹海(Aral Sea),與加州的索爾頓湖(Salton Sea),爾米亞湖幾十年來也同樣面臨了廣大鹹水湖乾涸、縮減的命運。然而,曾為中東最大湖之一的爾米亞,現在卻活像個「超大型命案現場」。 四月底,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Aqua衛星即捕捉到爾...

探險直擊:海豚屍體孕育生態新樂園
Aug. 09 2016

探險直擊:海豚屍體孕育生態新樂園

有天,一具海豚屍體漂上岸。海洋生物學家艾迪(Eddie Kisfaludy)就接到電話,心想與其把屍體丟掉,還不如將之放到海底,透過縮時攝影機觀察屍體變化。最後,屍體到底會被鯊魚吃掉,還是成為細菌孳生的溫床呢?一起來觀賞影片吧!

帶著草說我愛你
Aug. 08 2016

帶著草說我愛你

原來,草、樹枝和黏土塊,就等於浪漫海豚求愛用的巧克力和鮮花。亞馬遜河與奧利諾科河中的雄性亞馬遜江豚,會叼著這些東西在水裡甩來甩去,像是故意在雌江豚面前賣弄。不過,這種求愛表演卻可能引起其他雄江豚不快,甚至會招來其他雄江豚攻擊。 攜帶物品原本被當作是海豚愛玩的例子,但研究者現在發現這種行為可能跟交配儀式比較有關係。科學家針對南美洲亞馬遜河與奧利諾科河水系中6,026群江豚中的221群,觀察了牠們使用物品的方式。亞馬遜江豚(Inia geoffrensis)在附近有雌江豚的時候比較會叼住東西,而且幾乎只有成年雄性才有這種行為。 牠們通常會選擇河面上漂浮的草團來討好雌江豚,佔所...

【考古發現】大禹治水、建夏朝之證據
Aug. 05 2016

【考古發現】大禹治水、建夏朝之證據

大禹治水是否僅為傳說?夏朝真的存在過嗎?中國地質與考古團隊在青海省發現了曾有大洪水的證據,回溯時間點,正好與夏朝吻合。 水壩(圖中紅色區域)下游25公里處為喇家遺址。紫色區塊為洪水沉積物範圍,白色區塊為堰塞湖沉積物範圍。 由北京大學考古學者吳慶龍主持的團隊,試圖還原一系列導致洪水暴發的自然事件,包含強震及隨之而來的土石流,在積石峽河谷因土石流造成的天然水壩,堵塞了寬1.3公里、高達240公尺的河谷,在水壩後方造成約200公尺深的堰塞湖(可達臺北101大樓的40層樓高)。然則水體過於龐大,累積6至9個月的黃河水量,最終出現潰堤,大水順勢傾瀉而出,溢出河道,對行經河段產生嚴重...

螞蝗陰濕路
Aug. 04 2016

螞蝗陰濕路

熱到不行的夏天,熊蟬在樹林間狂噪,徑流窄窄淺淺地在林底叢下流竄,西北雨低徊矮空還不願落下,平日已超過70%的濕度,現在更幾乎飆破90%,到山裡探險的登山客看到午後氣象的轉變,用被濕泥浸潤的雙腳轉向歸程。 鹿角坑_琉球山蛭喜歡居住在溫熱潮溼的森林底層。 一隻體色深沉、體表黏黏的嬌小軟蟲,用尾端的吸盤將自己牢牢固定在林底闊葉叢的葉梢,拉長著不到5公分長的身體一路延展挺立空中,用力感覺空氣的脈動和光影的流動,一旦偵測到那雙被濕泥浸潤的腳掠過,軟蟲張口便咬,順勢再把尾端的吸盤也吸上,緊緊不放。獵物鮮紅的血從前端帶齒的吸盤汩汩流入軟蟲體內,待吸飽喝足後,軟蟲放開吸盤一聲不響地自獵物身...

NOV. 2025

核融合

追求無限能源的偉大夢想

核融合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