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織一片生態綠網,守護里山動物 里山是這兩年常出現的名詞,但里山到底在哪裡?里山一詞源自日文,指的是高山和平原之間包含天然林、人工林、人類聚落和農田的鑲嵌地景;所以,里山就在我們身邊,而里山動物就是和我們一起生活在這片地景中的各種動物。 臺灣目前有將近20%的國土是各類保護區,多位於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地區,形成了中央山脈保育軸,也有些位於濱海地帶,總共保護了約45%的保育類物種。但另外還有55%的保育類如臺北赤蛙、草鴞等,就和我們一起生活在保護區以外的里山地區。 人類的開發造成了棲地的破碎化,使重要的生態系彼此隔絕、生物的基因庫變小,有些物種更可能因侷限的棲地遭破壞而就此消失。...
濱海濕地是重要的生態系,是魚、蝦、蟹、貝類產卵育幼的地方,也是多種鳥類的覓食場,同時還有減緩海水直接沖刷、穩固堤岸的功能。面積1,768 公頃的香山濕地躲過開發命運,如今不但是國家級重要濕地,也是新竹市濱海動物保護區,孕育著超過50種蟹類、40 多種魚類,更是特有種臺灣旱招潮蟹最大的棲地。因新竹沿海居民長久以來靠海吃海,管理單位也將這片濕地規劃出核心區、緩衝區和永續利用區,在遊客近距離觀察各種濕地生物的同時,漁民養蚵、挖蛤與捕魚等活動也日復一日恆常進行。利用閒置海巡署安檢所再利用所規劃的濕地生態館,位於17 公里海岸線自行車道的美山段旁,集結了長期關注此處的新竹鳥會、各方學者和市政府的努力,是...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