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一份由美國航太總署(NASA)與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 (NOAA)共同參與的最新研究顯示,地球吸收的熱量在過去15年間增加幾乎一倍,成為全球暖化推手之一。 國際科學團隊說,地球的氣候是地球的能量不平衡所決定。能量不平衡指的是地球從太陽獲得和反射回去的能量之間的差異。 這份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期刊上的研究,以衛星和「Argo」全球海洋浮標陣列搜集回來的資料為基礎,發現地球表面現在吸收了更多的能量,比輻射回去的更多。從2005年到2019年間,地球的暖化模式幾乎增加了一...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一份刊登於科學期刊《自然永續》(Nature Sustainability)的研究發現,綜觀全世界海洋中的垃圾,竟有近一半是裝外帶食品和飲料的塑膠容器。 研究發現80%海洋垃圾是塑膠 學者呼籲政府解決根本問題 來自十個國家、15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36個全球垃圾汙染資料庫中的1200萬個資料點,發現傾倒在全世界海洋的垃圾中有80%是塑膠。 他們分析了112種垃圾類別,發現75%的海洋垃圾來自十種塑膠產品。其中半數都是這四種物品:一次性塑膠袋、食品容器、包裝紙和寶特瓶。 該研究的協調員、西班牙加的斯大學工作安德...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和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10日聯合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在全球議程上的重要性遠超過生物多樣性流失,但這兩個問題其實密切相關,帶來的衝擊也很類似,必須立即一起解決。 科學家呼籲 各國應將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視為一體 這份報告是IPBES和IPCC科學家首次合作的成果。根據這份報告,森林和其他生態系統受到破壞,影響大自然調節大氣中溫室氣體和抵禦極端天氣的能力,一方面加速氣候變遷,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受氣候變遷的後果影響。例如,能夠捕捉碳的紅樹林和海草迅速消失...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