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原產於歐洲的普通壁蜥,來到俄亥俄州以後長得更大、更快、更強健。科學家表示,城市的環境條件,或許是驅動壁蜥演化的助力。 過去七十多年來,數千隻來自歐洲的普通壁蜥(common wall lizard,又名拉撒路蜥蜴)以美國的辛辛那提為家,定居於此。即使遇到破紀錄的低溫和降雪,牠們仍成功存活下來,並且開枝散葉。不過,原產於地中海地區的普通壁蜥,究竟是如何來到美國中西部這座城市的呢?一切的起因,來自某個十歲男孩和一隻裝滿蜥蜴的襪子。 1951年,小喬治.勞(George Rau Jr.,他的繼父是小弗雷.拉扎勒斯[Fred Lazarus Jr.],梅西百貨前身的零售連鎖店創辦人)在全家...
南美各地都能聽見紅領帶鵐的歌聲。然而,年輕的鳴禽已不再學習長輩的旋律──直到科學家介入。 雄紅領帶鵐(rufous-collared sparrow)的鳴唱是南美洲最獨特的聲音之一。這種小型鳥類──淺棕色,或偏白帶黑斑──以短短幾秒唱出牠們的旋律,由二到四個導引音及結尾顫音組成。每個紅領帶鵐家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歌曲,家族成員會終其一生鳴唱這首歌。但首先,牠們要學會怎麼唱。 這種行為根植在幼年雄鳥與成年雄鳥之間的互動,由成年雄鳥傳唱牠們的歌曲。但當這種學習遭到中斷──無論是棲地喪失、族群衰退,還是作為「鳥教師」的成年個體消失──會發生什麼事呢? 在2020至2023年間,布宜諾斯...
捷克政府一項停工的水壩工程,竟然被八隻河狸在一夜之間完成。「現在,河狸弄什麼鬼來我都不意外了。」 捷克布爾迪(Brdy)地區的官員有塊燙手山芋。 當地原本計畫建造一座新水壩來解決水資源問題,也已獲得超過100萬美元的資金。然而經過七年規劃,工程卻因無法取得必要的建築許可而停滯不前。 但就在1月的某天早上,大家起床後卻意外發現,水壩已經由八隻河狸完工──而且一毛錢也沒花到! 「河狸最會了。」捷克自然與景觀保育局(Czech Nature and Landscape Protection Agency)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辦公室主任雅羅斯拉夫.奧...
主要棲息於蘭嶼溪流的臺灣特有種「蘭嶼吻鰕虎」,數量曾一度跌破500隻,在臺灣淡水魚紅皮書中列為極度瀕危物種。農業部於7日公告修正「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將蘭嶼吻鰕虎從一般類改列為保育類第二級珍貴稀有物種,未經主管機關同意不得繁殖、買賣或陳列展示;此前已飼養者,須於3月31日前向當地縣市主管機關登記備查。 這次列保,是由兩名素人——周銘泰與李政霖,於2020年向林務局(現升格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提案的物種之一,在這之前,二人提案15種1屬淡水魚,已有6種1屬在2023年被列保育類,打開公民提案且列保先例。熱愛淡水魚的周銘泰向《環境資訊中心》表示,希望未來有更多由...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