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標籤

#上下四方

共 619 筆相關資料

首席養蜂人
科學與新知|
Feb. 03 2019

首席養蜂人

白宮裡正嗡嗡作響──來源是一群蜜蜂。養蜂人查理.布蘭特斯自 2009 年以來管理了數個蜂群,當時的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想要一個蜂箱 來替她的花園授粉。所生產的蜂蜜使用於白宮的菜餚中,另外也會當成禮物送出。跟所有的蜂群一樣,這些位於賓夕法尼亞大道 1600 號的蜜蜂也容易死亡,因此蜂箱檢查和蟎類檢測是布蘭特斯的例行工作。然而由於這項工作受高度關注的本質,他說這不僅是普通的養蜂而已,「在點燃噴煙器前我必須先通知特勤人員。」—CATHERINE ZUCKERMAN

牠是否用膨脹展現性魅力? 是的,而且名副其實。
科學與新知|
Feb. 03 2019

牠是否用膨脹展現性魅力? 是的,而且名副其實。

許多追求者都會鼓起胸膛,希望給女士留下深刻印象。但論色彩、尺寸和純粹歌唱能力,誰都比不上胸膛像飛船的麗色軍艦鳥。 在求偶展示期間,每隻雄麗色軍艦鳥都會試圖利用身上的一個部位打敗競爭者:一個掛在喉部的紅色囊袋。當牠將這個喉囊充氣,它會膨脹成一個跟牠一樣高的心型。然後牠用喙發出聲響,讓聲音在囊中共振,發出愛的呼喚,聽起來就像鼓聲。「在你遠遠還沒看見牠們之前,就會先聽到牠們的聲音。」加拉巴哥保育信託的珍.瓊斯說,她在加拉巴哥群島見證了軍艦鳥的求偶展示。 一直在上空滑行的雌鳥會降落到地面注視著牠的候選者。雄鳥可能會變得更加熱情,做出更多「迪斯可舞步、甩頭,或偶爾來個抖動身體的舞蹈。」瓊斯說...

失而復得的特寫畫面
探索與冒險|
Feb. 03 2019

失而復得的特寫畫面

  攝影師歐登.利卡森在北極的一個呼吸洞旁裝設了自動相機,希望能捕捉到海豹的完美影像。然後一隻北極熊出現了,牠熱切地想弄清楚這是什麼玩意兒。

變態的機制
科學與新知|
Dec. 03 2018

變態的機制

變態是一種型態和功能上的徹底變化。青蛙和海膽會變態,許多昆蟲也會從爬行的幼蟲變成飛行的黃蜂、甲蟲或蛾。最為人所知的變態──也是無數學校的科學主題──或許是毛毛蟲轉變成美麗蝴蝶的過程。但科學家如今才開始掌握蝶蛹內的變化。新的研究顯示,毛毛蟲並非像之前所認為的是在黏稠的「汁液」中分解。相反地,毛毛蟲的變形是循序漸進地混合了破壞與生長。某些細胞死亡、軀幹萎縮。同時自出生就存在的其他細胞會快速擴展。短短兩週內成蟲就會完全改變,擁有飛行的能力並全心尋找配偶。   觀察蝶蛹內部的新方法 直到不久前,研究蝶蛹變化的唯一方式是將其切開或用X光照射──這些都會導致死亡。如今利用無害的...

黃石公園的水底世界
旅遊|
Dec. 03 2018

黃石公園的水底世界

黃石國家公園的夏季景色是明亮的,但在地表下是另一個世界。攝影師布萊恩.史蓋瑞進入了黃石湖超脫塵俗的生態系,探索著數千年前由休眠中的湖底熱泉形塑的獨特尖柱。他的嚮導是布雷特.西摩爾,也就是照片中的人。他是一位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潛水員和攝影師。

火星曾有海洋?
科學與新知|
Dec. 03 2018

火星曾有海洋?

古代火星看起來與今日深紅色的乾燥地貌大不相同。大約38億年前,這顆行星擁有的地表水可能充足到足以形成海洋,或是把大部分地區埋在冰雪之下。美國航太總署的任務(如好奇號)已經找到線索,可望解答這個謎題:大量的水曾經覆蓋這顆紅色行星嗎?

獅子輓歌
環境與保育|
Dec. 03 2018

獅子輓歌

就一隻非洲獅來說,C小子活得比平均壽命還長── 長到在我們的雜誌中變得知名, 也讓人欽佩牠的堅韌和好鬥的靈魂。

探測紅色行星的脈動
科學與新知|
Nov. 01 2018

探測紅色行星的脈動

美國航太總署洞察號預計於今年11 月下旬登陸在日照充足的火星赤道,目的是研究火星古老的內部結構。這項任務可能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地球,因為相同的板塊構造除了讓地球有了山脈和孕育生命的條件,也歷經萬古改變了地球古老的地質;而火星在過去30 億年處於地質相對平靜的時期,可能是因為火星太小沒有足夠的能量,無法產生足以抹去地質歷史的板塊移動事件。因此,火星可能仍然有岩質行星(如地球)如何形成並演化的線索。

當你的朋友搏命演出
探索與冒險|
Nov. 01 2018

當你的朋友搏命演出

無論最後結局是他攻上酋長岩山頂或是決定放棄都無所謂。一切都是關於你如何會想到要做出別人難以理解的事。

復育犀牛
環境與保育|
Oct. 01 2018

復育犀牛

製 圖 : 羅 倫 . E . 詹 姆 士 NATIONAL GEOGRAPHIC  照亮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難解之謎和神奇事物

NOV. 2025

核融合

追求無限能源的偉大夢想

核融合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