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標籤

#286期

共 11 筆相關資料

月球的魅力與未來探索
科學與新知|
Sep. 01 2025

月球的魅力與未來探索

撰文:李永適   查爾斯·費希曼在本期雜誌的封面故事《月球爭霸戰》中說道:「我們對月亮的著迷與喜愛,都來自那份驚奇感。」這篇報導圍繞著現階段人類重返月球的競賽,以及我們將在那裡建造什麼。 月亮成為人類嚮往的目標,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畢竟,它是夜空中最顯眼的天體,日復一日地升起與落下,盈虧變化,從我們年幼時就激發無限想像與驚奇。 從現在到2030年,至少有84次登月任務計畫正在開展,其中以NASA的阿提米絲(Artemis)任務最突出,這些任務有的是由國家執行,有的則來自私人企業。 《國家地理》雜誌正與NASA合作參與阿提米絲2號任務(Art...

月球爭霸戰
探索與冒險|
Sep. 01 2025

月球爭霸戰

隨著美國航太總署準備讓太空人重返月球,有些大計畫也正在醞釀中,試圖開發這片幾乎無人涉足的地方,以滿足人類所需。若一切順利,月球表面會變成什麼樣子?若進展不如預期,又會是什麼樣子? 撰文:查爾斯.費希曼 CHARLES FISHMAN   在某次聊到現代天文物理學與太空科學時,約瑟夫.西爾克說了一句讓人難以置信的話──但他並不是在開玩笑。今年82歲的西爾克是宇宙學的泰斗,早在阿波羅登月任務前就已投身天文物理學領域。他曾針對宇宙起源和位於宇宙核心的謎團,也就是暗物質,做出開創性的發現,他一向不是會誇大其詞的人。 他在說的是一項令他著迷的研究興趣:月球經常被忽略的潛...

現代大麻的強大威力( 與危害 )
科學與新知|
Sep. 01 2025

現代大麻的強大威力( 與危害 )

近幾年大麻變得愈來愈流行,效力也比以前更強。大麻的使用和研究帶來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奇發展。這篇報導探討了如今藥效更強、形態更特殊,也更容易取得的大麻所引發的一些最關鍵問題。   大麻製造者如何打造強效新快感 大麻科學家發揮創新精神,把大麻重新調製成效力驚人的濃縮物質,帶領消費者進入傳統大麻花無法帶他們到達的陶醉新境界。 撰文:羅斯克蘭斯.鮑德溫 ROSECRANS BALDIN   在美國加州大麻製造商Raw Garden偌大的廠房裡,進到一間實驗室,即使看不見大麻的植株或花芽,仍明顯聞得到大麻的氣味。穿著白袍的技術員監控著如衣櫃大...

找回加拉巴哥群島失落的象龜
環境與保育|
Sep. 01 2025

找回加拉巴哥群島失落的象龜

這些象龜曾讓水手深深著迷,更啟發了達爾文。然而,到了19世紀中,具有代表性的弗洛雷安納島象龜卻消失了。來看看一群鍥而不捨的科學家如何找到讓牠們重返世界的祕密。 撰文:漢娜.諾德豪斯 HANNAH NORDHAUS 攝影:盧卡斯.布斯塔曼特 LUCAS BUSTAMANTE   在1820年10月,距離厄瓜多海岸一千多公里處,來自南土克特的捕鯨船埃塞克斯號停泊在加拉巴哥群島的弗洛雷安納島上一處藍綠色的港灣。水手划著捕鯨小艇登陸,踩著古老爬蟲類踏出的小徑前行,穿過破碎的玄武岩與交織生長的隱果樹叢與仙人掌叢。 「 保持高度警覺, 」一名叫湯瑪士.尼克森的年輕船艙助手寫道...

墨西哥的未來列車是否會將過去拋諸腦後?
歷史與文化|
Sep. 01 2025

墨西哥的未來列車是否會將過去拋諸腦後?

馬雅鐵路的興建宗旨是要團結這個國家、向馬雅古文明遺址致敬。但如今開始有人質疑,究竟有哪些東西因為這條鐵路而消失了。 撰文:麥可.芬克爾 MICHAEL FINKEL 攝影:羅比.肖恩、安琪.史密斯 ROBBIE SHONE AND ANGIE SMITH   羅伯托.羅霍身在一處洞穴裡。突然間,洞頂裂開,巨大的鑽頭轟隆隆地鑽了進來。鐘乳石嘩啦啦掉落,這位生物學家與直言不諱的探險家趕緊閃避找掩護,一邊拿著手機錄影,捕捉墨西哥東南方猶加敦半島這座壯觀的石灰岩洞穴被摧毀的一刻。 後來,地面上的工業鑽架把一根生鏽的鋼柱打進了洞裡。空心的柱子被灌滿水泥,有些水泥濺到了...

來自我們攝影師的作品
旅遊|
Sep. 01 2025

來自我們攝影師的作品

運動 「我在那裡待了三天,她一直滑板不離身。在成功完成照片中的動作之前,她已經摔了好幾次,但始終沒有放棄。看她滑滑板真的非常激勵人心。」

撐起拉哥斯交通的大膽騎士
歷史與文化|
Sep. 01 2025

撐起拉哥斯交通的大膽騎士

在奈及利亞的這座大都會,摩托計程車司機必須面對警方騷擾、混亂的街道,以及可怕的意外事故。但若沒有他們,這座人口達2000萬的城市將徹底癱瘓。 撰文:亞莉西斯.歐克沃 攝影:維克多.阿德瓦雷   奈及利亞的拉哥斯是一座由不同類型的區域串聯而成的大都會,從本土一路延伸到潟湖裡的幾座小島,而潟湖又與大西洋相連。城市總面積約為3367平方公里,許多拉哥斯居民仰賴名為okada的摩托計程車,穿梭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人稱那些膽大無畏的駕駛者為「騎士」,他們在壅塞的街道上穿梭蛇行,閃避坑洞與行人,騎士與乘客──有時甚至不只一位乘客──則在騎乘時努力保持平衡,以免摔車。當地的大眾...

歐洲的機智流浪者
環境與保育|
Sep. 01 2025

歐洲的機智流浪者

精明又投機的亞洲胡狼,是現代最成功的肉食動物之一。 攝影:喬.沙托瑞   氣候變遷對許多物種來說是場災難(如北極熊),但對少數動物來說,改變中的地球正提供了新的機會。《哺乳類生物學》期刊最近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過去20年間亞洲胡狼的歐洲族群迅速拓展,牠們原本分布在巴爾幹半島和高加索山脈的小塊區域,如今已擴展到從北極圈延伸至西班牙的歐洲廣大地區。研究人員在一隻芬蘭發現的個體身上,追蹤到2400公里外、位在中歐的基因族群。 牠們怎麼做到的?這些像狼的犬科動物,對不同的環境展現出的適應能力令人佩服。牠們是中階肉食動物,並不挑食,什麼都吃。牠們吃鳥、昆蟲、植物,也吃人...

把入侵蟒蛇化為時尚單品,拯救佛羅里達大沼澤地生態
環境與保育|
Sep. 01 2025

把入侵蟒蛇化為時尚單品,拯救佛羅里達大沼澤地生態

佛羅里達州的非原生蟒蛇對沼澤棲地造成巨大威脅。聰明的時尚設計師提供新穎的解決方法。 撰文:麗貝卡.雷納 攝影:丹妮爾.萊維特   午夜剛過,艾兒.巴貝托開著自己的道奇貨卡,深入佛羅里達大沼澤地的陰暗之處。她在狹窄的沼澤道路上開了好幾個小時,穿過高聳的落羽松及沙沙作響的鳳梨科植物。然後,她突然把車停在路肩,用手電筒照射一片不斷扭動、看起來像史前植物的蕨類。「蟒蛇!」巴貝托大喊,指向月光下如絲質鎖子甲般閃閃發光的金屬光澤鱗片。接下來,她得拿出槍了。 沒人能確切說出緬甸蟒當初是如何來到佛羅里達大沼澤地的,也不知道現在到底有多少條,但保守估計牠們的族群數量已有好幾萬...

卡崔娜颶風的教訓
環境與保育|
Sep. 01 2025

卡崔娜颶風的教訓

颶風重創紐奧良20年後,當地斥資140億美元建造完善的沿海防禦系統。這足以抵禦下一場超級風暴嗎? 製圖:馬修.W.夸斯提克   卡崔娜颶風登陸路易斯安納州沿海,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當時造成近1400人罹難、約1250億美元的損失。大部分災情源於大量海水經由河口與運河湧入內陸,淹沒了紐奧良。如果不是數十年的開發摧毀了三角洲,健全的沿海溼地本來可以吸收部分風暴潮。航運運河與石油基礎設施擾亂了當地水文,大壩與堤防更阻斷了補充三角洲沉積物的機會。 風災過後數月,路易斯安納州成立了沿海保護與復育局,這個州級機構擬定了為期50年的藍圖,目的是防止土地流失,並興建可強化...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