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標籤

#3D列印

共 3 筆相關資料

如何建造一隻恐龍
科學與新知|
Sep. 01 2024

如何建造一隻恐龍

如果你是一隻恐龍,在岩層裡被埋沒了1億多年,如今被發掘回到地表,古生物學家會怎麼把你重組出來?本篇報導記錄了一個專業團隊從化石骨頭建造出一隻巨大恐龍骨架,送到博物館展示的完整過程。 撰文:理查.康尼夫 RICHARD CONNIFF 攝影:克雷格.卡特勒 CRAIG CUTLER   變成化石是件多麼奇妙的事情啊。假如你是隻梁龍,活了充實的一生,在侏羅紀世界搖擺著碩大無朋的長尾巴大約70年的時間。然後你死了――但死去的情況特殊,好巧不巧,骨骸被埋住,隨著歲月流逝變成了石頭。山巒在你身邊隆起又蝕平。河川來了又去。冰川隆隆經過你頭上。而你的骨頭保存了下來。 更妙...

列印器官給全新的你
科學與新知|
Mar. 01 2018

列印器官給全新的你

如果按下一臺機器的按鈕,就能幫你做出新的鼻子或腎臟,那會怎麼樣呢?科學家正透過特殊的3D印表機製造活體器官,以探索未來願景。

用3D列印身體的動物?
科學與新知|
Jul. 09 2025

用3D列印身體的動物?

多毛類(Polychaeta)身上的凸起結構能發揮類似「3D列印」的能力,有助於科學家了解細胞如何再生。 雖然在野外直接見到多毛類的人不多,但根據最新研究,這些毛茸茸的小傢伙或許在未來能造福我們每一個人。 生活在海洋的多毛類(polychaetes)身上有著精緻的剛毛,有些物種甚至能憑著擺動剛毛在汪洋中泳動、在海底爬行。 「我們之所以關注多毛類,是因為牠們是研究再生生物學的絕佳模範。」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分子生物學家弗洛里安・萊布勒(Florian Raible)說:「牠們不只能再生大部分的身體,而且比其他生物表現得更好。」 當萊布勒實驗室大多數人聚焦在多毛類驚人的再生能力...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