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標籤

#287期

共 12 筆相關資料

仰望星空
探索與冒險|
Oct. 01 2025

仰望星空

撰文:李永適 攝影:唐.佩提特、巴巴克.塔夫雷什 DON PETTIT AND BABAK TAFRESHI   作為一個天文迷,我覺得在晴朗無光害的夜空下仰望滿天星斗的感受是最美好的體驗。 當透過望遠鏡觀測或拍攝肉眼捕捉不到的星雲、星團或星系,當認知到我們的太陽只是銀河系中幾千億顆恆星之一,而銀河系只是幾千億個星系之一,我們自然對宇宙的浩瀚感到驚奇與敬畏,進而更加對自己的存在產生好奇與慶幸。 若真要說還有什麼能超越對星空的仰望,那應該是從距離地面約400公里的國際太空站上觀看地球與太空了吧。 本期雜誌裡,我們同時完整呈現了這兩種獨特的體驗。在〈俯瞰與...

改變了斑紋的老虎
環境與保育|
Oct. 01 2025

改變了斑紋的老虎

一個世紀前,印度的老虎曾經瀕臨滅絕,如今數量總算慢慢回升,但是這個生態上的成功卻帶來了嚴峻的新挑戰,科學家正與時間賽跑,努力防止牠們喪失基因多樣性。 撰文、攝影:普拉森吉特.亞達夫 PRASENJEET YADAV   我們足足找了50天,叢林才向我們吐露了它最大的祕密。50天來,我們在印度東部奧迪薩邦的西密里波老虎保護區,沿著礫石路顛簸前行,穿梭半常綠林間,眼睛來回掃視,希望能看見那隻行蹤飄忽的老虎――T12,牠身上的斑紋異常醒目,讓牠成為一個正處於存亡關頭的族群象徵。 和我一起尋找T12的夥伴拉古.普爾蒂是地區林務部門的工作人員,他從來沒有看到過T12。拉...

即使變老也能變得更好、更快、更強(1/3)
科學與新知|
Oct. 01 2025

即使變老也能變得更好、更快、更強(1/3)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人類才剛開始經歷變老這件事。1900年以來,我們的平均壽命從47歲提高到78歲,不過,直到最近,我們才開始真正認識長壽的科學──以及當人類活得更久、更健康,進入70、80、90甚至100歲時,究竟還能做到哪些事。為了幫助讀者掌握如何健康有活力地變老,《國家地理》雜誌尋訪了幾位在人生最後階段活出最佳狀態的人。我們也會提供一些建議,幫助你現在(無論幾歲)就開始延長你的健康餘命,還有來自20世紀四位最傑出運動員的智慧之語,為你加油打氣。   如何像運動員一樣健康變老 有愈來愈多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保持活躍可以帶來絕佳的健康效益。這幾位年過50的冠軍得...

即使變老也能變得更好、更快、更強(2/3)
科學與新知|
Oct. 01 2025

即使變老也能變得更好、更快、更強(2/3)

沉澱心靈,超越極限 瑞貝卡.羅許在大半個運動生涯中都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是少數能輕鬆跨足不同運動項目、且似乎能突破身體極限的選手。然而到了中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加上更年期帶來的各種身心壓力,迫使她做出艱難的決定,也讓她重新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 羅許在波多黎各出生,父親是美國空軍的F-4戰鬥機飛行員,在她三歲那年於越戰中駕機遭擊落身亡。喪父一事深深影響了她後來的人生。高中時她是田徑隊的跑步選手,之後開始接觸攀岩,並在1996年成為首位沿百慕達沙丘攀登路線登上酋長岩的女性;後來她更進一步投入越野挑戰賽這項新興運動,成為早期的頂尖好手之一。這種極限運動結合健行、越野登山車、划船與野外定...

即使變老也能變得更好、更快、更強(3/3)
科學與新知|
Oct. 01 2025

即使變老也能變得更好、更快、更強(3/3)

抗老戰鬥計畫 經研究佐證和同儕審查的五個方法,讓你無論年齡多大,都能立即開始延長健康餘命。 撰文:克里斯.柯恩 CHRIS COHEN   社交活動能照顧你的大腦 大多數的人都知道,像戒菸或健身這類對健康的投資,有助於活得更久、更健康。現在有證據指出,經營良好的人際關係也能帶來類似的效果。花時間陪伴家人與朋友,或者加入休閒性質的體育聯賽隊伍,將來可能會帶來不少好處。 維持社交關係就好像在鍛鍊大腦一樣,可以促進新的連結形成,減緩年齡增長帶來的認知衰退。而且,你不需要是社交高手,也能從與人互動中受益。 近期一項研究結果發現,即使每個月只有一次社交...

全世界最高的山是哪一座?
科學與新知|
Oct. 01 2025

全世界最高的山是哪一座?

有一種測量高山的新方式重新點燃了醞釀已久的爭議──還有可能為地球上最壯麗的山峰重新排名。 撰文:高迪.梅格羅茲 GORDY MEGROZ 製圖:索倫.沃爾賈斯帕 SOREN ALLJASPER   在1953年5月29日早上11點30分,愛德蒙.希拉里和丹增.諾蓋登上了聖母峰頂。諾蓋的冰斧上掛著四面小旗子,是尼泊爾、聯合國、英國和印度的國旗――這位雪巴登山家在澄澈的藍天下將冰斧高舉過頭,這些小旗子也在狂風中獵獵飛舞。在那之前30年,至少有75個人曾經試圖登頂,其中十幾人在半途中喪生,而希拉里和諾蓋的成功登頂,至今仍然被視為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之一。 原因很明顯,...

俯瞰與仰望我們的地球
科學與新知|
Oct. 01 2025

俯瞰與仰望我們的地球

一位美國航太總署太空人,一位國家地理攝影師,他們從截然不同的視角捕捉同一景象,共同開創出看見世界的全新方式。 撰文:瑪麗娜.柯倫 MARINA KOREN 攝影:唐.佩提特、巴巴克.塔夫雷什 DON PETTIT AND BABAK TAFRESHI   今年稍早,同為攝影師的一對好友才剛結束大峽谷的拍攝,就開始討論接下來要拍什麼。唐.佩提特想把鏡頭轉向馬達加斯加,於是傳了一則訊息給好友巴巴克.塔夫雷什,極力稱讚那裡的美景。 塔夫雷什沒有異議。他腦海中浮現出著名的猴麵包樹,粗壯的樹幹與細密交織的枝條,在滿天星斗的漆黑夜空下勾勒出迷人的剪影。所以,儘管他因長途...

來自我們攝影師的作品
旅遊|
Oct. 01 2025

來自我們攝影師的作品

自然 「這感覺像是在關於塞倫蓋蒂草原的紀錄片中會看到的場景,只不過是縮小版的,而且拍攝地是一片花田,位於人口稠密的荷蘭一條繁忙道路沿線。」 在荷蘭的斯波爾德村外,一隻蝦蛛悄悄靠近牛眼菊上毫無戒心的蒼蠅,氣氛變得緊張起來。

我們能否守護太空競賽遺留在軌道上的珍寶?
科學與新知|
Oct. 01 2025

我們能否守護太空競賽遺留在軌道上的珍寶?

由於太空中的人造物不斷增加,一群科學家與歷史學者提議收回一些最重要的東西。 撰文:布萊恩.凱文 繪圖:麥特.葛里芬   從某個角度來看,先鋒一號只是太空垃圾,這是一顆裝著天線的鋁製小球,被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輕蔑地比作一顆葡萄柚。這枚美國衛星在1958年3月發射升空,持續回傳無線電訊號,直到1964年5月才中斷通訊。雖然早已報廢,它仍是目前軌道上最老的人造物。 然而,在太空史學者麥特.比爾看來,這顆葡萄柚是早期太空時代「最珍貴的物品之一」,足以納入史密森尼博物館的典藏。他認為,科學家還能藉此了解物體長時間曝露在太空中的各種影響。比爾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工程師和歷史...

美國偶像級人物拯救埃及古神廟
歷史與文化|
Oct. 01 2025

美國偶像級人物拯救埃及古神廟

65年前,阿布辛貝神廟原本難逃被新水壩淹沒的命運,但後來賈姬.甘迺迪出手介入。 撰文:凱特.史托瑞   為了確保未來發展,埃及曾做過一次艱難的選擇,放掉了自己的過去。當時是1960年,埃及南部的亞斯文高壩才剛開始動工,這座水壩預計會用於水力發電,提供更多可耕地,並控制經常氾濫的尼羅河。然而,儘管亞斯文水壩會帶來這些好處,對當地的考古奇景卻也會是一場浩劫。這座龐大的水庫預計會摧毀數十處無價的歷史遺跡,包括雄偉的阿布辛貝大小神廟。 這座遺跡是拉美西斯二世在三千多年前下令建造的,直接鑿進尼羅河西岸的砂岩峭壁。主神廟的雄偉正面,有四座20公尺高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型雕像守...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