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516 筆相關資料
模樣可愛的石虎是瀕臨絕種的台灣原生保育類貓科動物。近年來,石虎棲息的淺山地區遭到大量開發與道路切割,使牠們面臨棲地喪失及破碎化等威脅。今年苗栗台13線三義外環道開發案即因將導致石虎棲地遭切割而引發諸多爭議,也讓石虎的生存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 資料來源:特生中心 撰文整理:向淑容 位於南投的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積極投入石虎保育工作,自2011年起即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進行域外保育研究計畫並為收容個體配對。2013年春天有兩隻小石虎誕生,分別是「集利」(公)與「集寶」(母)。特生中心表示,為讓小石虎有機會回歸野外,自牠們出生起即盡量少讓牠們與人類接觸,並由母石虎獨自...
2000 年前的人靠一種很難吃的植物塊莖來防止蛀牙。 這位年輕男性被埋葬在蘇丹的一座古老墓園,身上穿戴著串珠飾品。 攝影: Donatella Usai, Centro Studi Sudanesi and Sub-Sahariani (CSSeS) 撰文:Traci Watson, National Geographic 編譯:魏靖儀 香附子(purple nutsedge)是全世界最糟糕的雜草之一,會在地下偷偷蔓延,完全不怕除草劑。但新研究顯示,可能有一支古老民族曾經用這種有害植物來清潔牙齒。 一份針對骨骼遺骸的新分析顯示,2000 年前生活在蘇丹的人會吃香附子。這些...
這個月是美國國定的冰淇淋月,雷根總統在1984年7月15日宣告冰淇淋是「完美的甜品及點心」。不過,你早就知道了,對吧? PHOTOGRAPH COURTESY OF ALL YEAR CLUB OF SOUTHERN CALIFORNIA 撰文:Emma Weissmann 編譯:洪莉琄 2011年,美國冰淇淋和其他冷凍甜品的生產量共計超過56億公升。夏天是冰品的旺季這沒什麼好意外,也因此生產量在3、4月愈爬愈高,8月過後才開始下滑。 而在你家冷凍庫裡那一桶桶等待出場的巧克力脆片、奶油核果或香草口味的冰淇淋,它們的起源到底是什麼?沒人真的知道。亞歷山大大帝喜歡蜂蜜口味的冰雪...
這種像巨大信天翁那樣滑翔的鳥出現在2500萬年前,牠會貼近著海面長程飛行。 目前已知體型最大的海鳥(根據骨骼製成的重建圖,上)讓加州兀鷲(左)與皇家信天翁(右)都顯得迷你。ILLUSTRATION COURTESY OF LIZ BRADFORD 撰文:Dan Vergano, National Geographic 編譯:向淑容 古生物學家本月稍早表示,史上體型最大的飛行海鳥在2500萬年前翱翔於全世界的海上,而這種鳥的翼展寬達6.4公尺。 這種遠古鳥類被命名為「桑氏偽齒鳥」(學名Pelagornis sandersi),屬於現已滅絕的「有齒」鳥類當中的一個科。 這...
撰文:Traci Watson 編譯:魏靖儀 幸好牠已經滅絕了。 Acutiramus cummingsi 是一種遠古海蠍,可長到超過 2.4 公尺長、螯像網球拍那麼大,「是 4 億年前的大海怪」—– 海蠍的其中的一種,耶魯大學古生物學家 Ross Anderson 說。(見國家地理圖集:危險致命的海洋生物。) 一個 A. cummingsi 的化石。攝影:Division of Invertebrate Paleontology, Peabod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Yale University 但新的研究暗示...
黑猩猩的社會能力與空間認知和基因組成大大有關。 剛果共和國努阿巴雷恩多奇國家公園(Nouabalé-Ndoki National Park)內的一隻黑猩猩將一根樹枝伸進白蟻丘。PHOTOGRAPH BY IAN NICHOLS,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黑猩猩與其他大猿向來以牠們的智慧為人所知:牠們可以學會認字、會玩玩具,甚至似乎會哀悼友伴的死亡。不過就和在人類身上的情形一樣,認知能力隨每一個個體而有所不同。 目前為止最大型的黑猩猩認知研究計畫之一的研究者近日指出,個體之間的這些差異與遺傳組成有關,而且關係還不小。這項研究本週四發布於《當代...
古巴樹蛙(Cuban Tree Frog)。攝影:Joseph Gamble 撰文:Carl Zimmer 編譯:洪莉琄 青蛙和其他兩棲類動物都正遭受菌類的攻擊。約在20年前,科學家首次注意到菌類大軍橫掃全球,而數百個物種滅絕也可能與它有關。不過,一直到近幾年,科學家才開始對菌類如何造成青蛙生病及死亡有了頭緒。在我本週發表於《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事物〉專欄(“Matter”)裡,我檢視了一個青蛙實驗,這個實驗給了我們一線希望:如果青蛙不被菌類殺死,就能發展出對付往後感染的抵抗力。 可以想見,未來有一天科學家或許會幫兩棲類接種疫苗以對抗菌類,讓牠們有...
在明日的世界裡,為手機充電也許將不費吹灰之力。 安裝在金屬上的風力機極為迷你,連與收穫蟻相比都顯得渺小。但有一天它可能會成為行動電話的電力來源。Photo illustration: Adam Voorhes 撰文: Daniel Stone 去年,電機工程師喬榮治與史密莎.勞帶領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風力機的原型機,大小只有米粒的一半,能與未來的電子產品結合。這種風力機以耐久的合金製成,並以極細小的電線連結,可以輸送少許電力給急需用電的小型裝置,如智慧型手機。 這是最新以淘汰電源插座為目標的行動科技概念。能為手持式裝置充電的太陽能背包已經成真了。接下來...
鱷魚和小牛皮都退流行了。想走在潮流尖端嗎?不妨試試把入侵物種穿在身上。 穿在身上的時尚:緬甸蟒骨製成的戒指及耳環、蔗蟾手環和野豬牙項鍊。Photo: Rebecca Hale, NGM staff 撰文: Catherine Zuckerman 紐奧良藝術家克莉‧麥可利說,她利用入侵物種從事時尚設計,是為了幫助生態保育,並且提升時尚界對這個議題的認識。她取材自美洲巨水鼠的服飾已在許多主要的時裝秀上發表過;美洲巨水鼠是一種南美洲的囓齒動物,過去數十年來卻在美國路易斯安納州的溼地造成了很大的破壞。 巴黎設計師莫妮卡‧傑洛茲的死忠粉絲則喜歡她以蔗蟾皮設計的皮包與手環;同樣源自南美...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