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凝膠示意圖。林鈺容與研究團隊設計出一種水凝膠,能持續釋放寒冷感覺的「薄荷醇」,刺激脂肪細胞代謝。 圖|iStock
2024 年 4 月,洛杉磯道奇隊的大谷翔平正在準備打擊。 圖|All-Pro Reels
水凝膠結構的示意圖,聚合物長鏈會彼此交織成特定的立體結構,抓住水分子,讓水儲存在水凝膠的空隙中,空隙很適合運送藥物或化學分子到生物體內。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J Phys Chem B.)
肥胖是導致許多心血管與代謝疾病的罪魁禍首之一。 圖|iStock
一般成人身上可觀察到有三種類型的脂肪細胞:白色脂肪、棕色脂肪與米色脂肪。在顯微鏡下可以清楚看見,白色脂肪油滴最多,棕色脂肪粒線體數量最多,米色脂肪介於兩者之間。如何讓更多白色脂肪轉變成米色脂肪,是目前肥胖研究的目標之一。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Int J Mol Sci., De Gruyter Brill)
研究脂肪細胞的棕化,剛好呼應了過去林鈺容在博士班的冷熱受器研究。 圖|研之有物
要怎麼讓親油性的薄荷醇乖乖待在水凝膠的空隙中?答案是包起來。將薄荷醇包在一個類似甜筒的化學分子「環糊精」裡面,以利後續的釋放。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林鈺容)
水凝膠的空隙除了放入主角薄荷醇甜筒,還會放入一顆顆奈米尺度的小球,可以自動降解水凝膠。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林鈺容)
水凝膠進入生物體內,會開始膨脹,慢慢釋放出薄荷醇。同時間,脂質球裡面的胺基酸也會慢慢拆除水凝膠的結構,最後溶解在生物體內。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林鈺容)
當水凝膠打入小鼠體內,薄荷醇會開始緩慢釋放,並與 TRPM8 冷受器結合。白色脂肪細胞會以為環境變冷了,進而啟動棕化機制。之後,米色脂肪細胞進而產生能量,以增加熱量及基礎代謝率。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林鈺容)
林鈺容原本研究的是基礎科學,念博士時去了美國肯塔基大學訪問,回來開始思考如何「將研究成果應用出來」。 圖|研之有物
Share
AD